(
课件网) 古诗文阅读 任务一 古诗文阅读命题新思维 在高考评价体系引领下,高考命题聚焦关键能力考查,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是近年来新课标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这一改革聚焦于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及关键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二轮复习备考中,要重视思维可视化、过程化和规范化的培养,提升考生的应对能力。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第14题由3分增加为5分,考查目标不在于简单地分析与判断,而在于引导考生对人与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评判,重视思维品质的考查,难度增加。 题干要求 考查思维 (2024·新课标Ⅰ卷)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批判思维 (2024·新课标Ⅱ卷)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5分) 比较思维 题干要求 考查思维 (2023·新课标Ⅰ卷)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批判思维 (2024·全国甲卷)C.斥 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推理思维 备考启示 1.重视语言学习与运用,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思维的发展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扎实做好语文听说读写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实践的经验,增长语言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多方面思维品质的提升。 2.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新课标在“课程评价”部分从五个角度、五个层次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培养思维,通过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促进语文课程的学习。 掌握七大思维特点 1.分析思维:能够理解和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2.综合思维:能够将各种信息和观点进行整合,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创新思维:指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要求人们运用开放性、系统性、辩证否定和发散性的思维,提出新问题、创建新设想、发现新方法、得出新观点,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4.推理思维:能够基于已有的信息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5.比较思维:能够对不同的观点、事物、事件进行比较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6.批判思维:能够对信息和观点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其中的偏见和不足,并提出批判性的看法和建议。其考查形式一般表现为:独立提出问题、评估证据与理由、揭示隐含前提、开放与竞争性结论、构造替代论证、阐释或评估可能的后果等。 7.辩证思维:旨在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露事物内部的深层次矛盾,揭示事物的必然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一、(2024·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 材料一: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武王伐纣,师渡盟津,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蜚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 (节选自《尉缭子·武议》) 材料二: 传语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蜚廉、恶来之徒,并幸受宠。”言好技力之主致技力之士也。或言“武王伐纣,兵不血刃”。夫以索铁伸钩之力,辅以蜚廉、恶来之徒,与周军相当,武王德虽盛不能夺纣素所厚之心纣虽恶亦不失所与同行之意。虽为武王所擒,时亦宜杀伤十百人。今言“不血刃”,非纣多力之效,蜚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