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4433

总复习 专题二 图形与几何 (二) 图形与测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日期:2025-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1877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图形,学年,北师大,数学,下册,六年级
    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 (二)图形与测量 第2课时 图形与测量(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沟通各种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能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系统整理和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和体积计算方法,沟通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能用相关计算方法计算有关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能解决一些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算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难点:能解决一些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回顾与交流 复习周长。 【课件出示】 师:想办法求出上面图形的周长,并说说什么是周长。 预设:前两个图形可以用尺测法测量,最后一个图形可以用绳 测法测量。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周长。 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请用字母表示公式。 预设:正方形:C=4a;长方形:C=2a+2b;圆:C=πd=2πr。 2.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分别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说说公式之间的联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举手汇报。 预设:正方形:S=a ;长方形:S=ab;平行四边形:S=ah;三角形:S=ah÷2;梯形:S=(a+b)h÷2。 学生口述公式之间的联系,教师课件出示: 师:想一想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并说一说圆的面积公式。 学生口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教师课件出示: 3.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师: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预设1: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是立体图形每个面的面积之和。 预设2: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它的六个面面积之和,计算公式是: S=(ab+bh+ah)×2。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它的1个面面积的6倍,计算公式是:S=6a 。圆柱的表面积是两个底面面积加上侧面的面积, S=Ch+2πr 。 师: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说说公式之间的联系。 预设:正方体:V=a ;长方体:V=abh;圆柱:V=Sh;圆锥:V=Sh。 学生口述公式之间的联系,教师课件出示: 二、巩固与应用 完成教材第95~96页第4~11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测量(2) 平面图形的周长 平面图形的面积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回忆起“周长”的概念;第二个环节在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中,鼓励学生逐步回忆,尝试推理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练习环节,学生能灵活应用不同平面图形的特点与联系,解决较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部分学生还是会出现差错,如学生在描述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时,有的学生就忘记等底等高这一关键条件。总之,在以后的复习课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完善。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 (二)图形与测量 第1课时 图形与测量(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对图形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等概念以及度量单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实例感知度量单位的大小,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度量单位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回顾与交流 1.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课件出示】 师:观察上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