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好玩 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小猫乐乐”在方格纸上利用“数对”放大的探索过程,通过“填一填”“画一画”等活动,体会用“数对”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活动中体验图形的多种变化,感受在方格纸上利用“数对”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趣味性,激发数学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发现几个相关图形中数对变化的规律。 难点:能根据图形中数对的变化规律,把具体图形变形,会用数对设计出新的图形。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下图是可爱的小猫乐乐,请将表示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填在下面。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填空后举手汇报结果。 探究新知。 1.找出数对的规律。 小猫家族中还有天天、晶晶和欢欢三只小猫。观察表中 表示每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整, 并与同伴交流。 师:观察表中表示每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表中数对的规律,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预设1:与乐乐比,表示天天的轮廓的点的数对是第一个数乘2,第二个数不变。 预设2:与乐乐比,表示晶晶的轮廓的点的数对第一个数不变,第二个数乘2。 预设3:与乐乐比,表示欢欢的轮廓的点的数对是两个数都乘2。 师:同学们已经把表示天天、晶晶和欢欢的轮廓的点的数对的规律找出来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找出的规律,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独立填写教材上相应的表格,填写完举手展示。 预设: 2.画出图形。 师:根据表示每只小猫的轮廓的点的数对用铅笔描点,并用直尺画出它们的轮廓。 学生在教材上相应的方格纸中动手画,画完后举手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请部分学生对同学所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对画得不好的同学提出改进意见。) 师:比较一下,看看天天、晶晶、欢欢和乐乐的轮廓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后举手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1:与乐乐比,天天的高度没有变,只是宽度变了。 预设2:与乐乐比,晶晶的宽度没有变,只是高度变了。 预设3:与乐乐比,欢欢的宽度和高度都变了,整个图形变大了,但整体形状没有改变。 师:哪只小猫长得最像乐乐? 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欢欢最像乐乐。 师:那数对怎样变化,变化后的图形才与原来的像呢? 预设: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都乘相同数,变化后的图形才与原来的图形像。 师:某个图形的轮廓的点的数对按一定的规律改变后,就能使这个图形“变形”。今后,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改变图形。 3.设计图案。 师:生活中,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将图案进行“变形”。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这样的方法设计图案。想一想,画一画,与同伴交流。 学生在教材上相应的方格纸中独立设计图案,完成后和同桌说说自己是如何设计的,再举手在全班展示。 师: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和发言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用我们掌握的方法为更多的图形“变形”。 三、课外活动 设计一个图形,把它放大或缩小,再分别写出各点的数对。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利用表示小猫“天天、晶晶、欢欢”轮廓点的数对变化,进行图形放大与缩小,在比较的基础上,发现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都乘相同的数,变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才像,使学生在这样有趣的探究活动中,从而体会图形的变化的多样和有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