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冬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能力。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类型、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冬季传染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冬季常见传染病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导入新课。 (二)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1.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哪些? 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由病人或感染者经过飞沫传播,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近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腺病毒呼吸道感染、水痘等。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介绍 ①流行性感冒 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较重,少数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周左右。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人类流感致病和流行的有效方法。 ②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刺激性干咳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潜伏期较长,平均2-3周。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是高风险人群,尤其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③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轻症及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易感,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病程一般持续1-2周,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④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症状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咳嗽、食欲减退以及皮疹等,患者可全身同时出现丘疹、水疱及结痂,皮疹首先见于躯干部,以后延及面部与四肢。本病传染源为水痘患者,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传播,传染性强,多见于儿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患者应予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发热期卧床休息,注意补充水分,早期可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 ⑤腺病毒呼吸道感染 主要症状为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和肌肉酸痛等,可能还会出现咽喉炎、咽结膜炎、肺炎等表现。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污染的物体未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等感染,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最常发生于6个月~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病程一般持续1-2周,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 示范:教师进行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示范,如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佩戴口罩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 如何有效预防 勤洗手 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返回或接触公共场所物品、脏东西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家长外出返回后要及时洗手。 (2)戴口罩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正确佩戴口罩非常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医院时要佩戴口罩。 (3)讲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或用手肘或衣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 (4)讲卫生 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