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并运用本课时的词语,培养想象画面的能力。(重难点) 2.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重点) 3.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重点) 4.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清新自然、毫不做作。(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描写声音、描写场面的词语,一提到这些词语,我们就能想象到一些特定的画面,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一些词语并进行想象练习二学用结合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二) 课件出示: 风烟花霎时顿时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忽然一会儿工夫 1.读一读,找规律。 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对比它们的不同。 读了这些词语,我发现四个没加点的词语是指事物的,五个加点的词语是表示时间的。第一行加点的词语表示时间很短,第二行加点的词语表示的时间比第一行的长一些。 2.练一练,学运用。 在“风、烟花、雷雨、小狗”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运用课本中加点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述这个事物,再写下来。 (1)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像娃娃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我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工夫,只见一团团乌云迅速在空中集合。霎时,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向大地劈来,雷雨来势汹汹地袭向人间。 (2)我正抚摸着那只小狗,忽然,它跑了,我连忙追上去。只见它看到一只大狗,飞快地跑过去舔大狗的脖子,还绕着大狗转来转去,大狗也亲热地舔着它。 3.我拓展,我积累。 (1)忽然一声巨响,烟花冲向天空,空中顿时绽开了美丽的火花,像流星,像银蛇,像菊花……一会儿工夫烟花就消失了。过了一会儿,天空中掉下来一个个小降落伞,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2)过了一会儿,汪汪乱叫的小狗安静了下来,耷拉着耳朵卧在了门口。 板块三书写提示 1.读一读,找规律。 看提示:书中提示我们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练一练,学运用。 (1)举行书法比赛。 (2)先同桌评,再小组评,选出最漂亮的字。 (3)比一比,找差距,再重新写一遍。 板块四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鹿柴》,“柴”在这里读作“zhài”。请齐读题目。 (二)介绍作者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瞑》《使至塞上》等。 (三)讲解诗意 1.题目的意思。 鹿柴:辋川的地名(在今陕西蓝田西南)。柴:同“寨”,栅栏。请一名同学把题目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观察课本中的插图,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幅图。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将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体现,不能不说是诗人的一种创造。 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 朗读指导: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本诗开头的“空山”二字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遮天蔽日的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可以窥见山中景物的特点。第二句中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回荡,才可以说“人语响”。 3.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落日的余晖射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朗读指导:返景/入深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