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二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2022年11月2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空间站轨道高度400~450千米,一天可以绕地球16圈。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工作。下图为航天员在“天宫”号空间站上举起五星红旗与地球的合影,据此完成1~3题。 1.中国太空探索的重大成就有(D) ①中国空间站的建立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嫦娥五号”带回月球样品 ④世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2.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这一举措(D)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D)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 ②促进科技进步 ③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④争夺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B)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 C.地球不属于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 5.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D) ①探月工程 ②火星探测 ③天宫空间站 ④访问小行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 6.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如_____空间站、_____卫星导航、_____探月工程、首辆火星车_____号(A) A.天宫、北斗、嫦娥、祝融 B.天问、北斗、嫦娥、祝融 C.天宫、GPS、玉兔、神舟 D.天问、GPS、玉兔、神舟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属于地球的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8.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D)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太空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直叩苍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读图获取并解读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小明搜集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并进行了探究活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9~11题。 9.由图可知太阳系中存在一个小行星带,其位于(B) A.金星与地球之间 B.火星与木星之间 C.木星与土星之间 D.土星与海王星之间 10.关于人类太空探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太空探索阻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利于国际合作 B.太空探索对生命科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C.可以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D.太空探索可以开拓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空间产业 1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D) A.天空飘浮的白云 B.待发射的神舟十七号飞船 C.月球上面的陨石 D.在轨道运行的中国空间站 2023年8月30日23时54分月球通过近地点,迎来了2023年最大最亮的“超级满月”,同时天空上演土星伴月天文现象。据此完成12、13题。 12.形成此次天文现象的天体不属于(C)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13.相较于地球,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是(B) A.距离太阳较远 B.体积、质量太小 C.公转速度过快 D.陨石撞击较多 火星探测是指人类对火星进行的科学探测活动。2023年7月13日,国际某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称,“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上的陨击坑探测到多种有机分子的证据。下图示意火星上“奋进”陨石坑西缘景象。据此完成14~16题。 14.火星被认为是可能拥有生命的行星,主要是由于火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