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4534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共34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92508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广东省,23课,PPT,34张,闭关锁国,西洋
  • cover
(课件网)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博罗县石湾中学 侯琴 年,郑和出使西洋,至 年,郑和先后 次远航经过了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1405 1433 七 30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西洋指哪里?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西洋是指哪里?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一带 文莱 刘家港 明成祖派人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今大明王朝 ,社稷安定,国力雄厚,为宣扬大明国威,朕锐意通四夷,今求才负经纬,谦恭谨密之贤臣远下西洋,宣德化而柔远人,钦此! 招贤令 年 航程直播: 郑和于 年从 出发,走访了 、 、 、 最远到达 和 。 1405 刘家港 刘家港 非洲红海岸 红海 沙特 占城 越南 印度 孟加拉 马六甲 榜葛剌 古里 郑和 哥伦布 航行的起始时间 1405 1492 航行的人数 郑和 哥伦布 …………27800人 …………88人 哥伦布 航船的大小 郑和最大的宝船 哥伦布最大的旗舰 约150╳ 60米 约 25╳ 6米 郑和 哥伦布 郑和的船队 15世纪世界上最大、最完备的船队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意义:1.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和友谊。 意义: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什么? 明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郑和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出众的个人能力 统治者的支持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这么大规模的航海? 明“辨”是非 正方:郑和下西洋利大于弊 反方:郑和下西洋弊大于利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 语言锋利、有针对性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 凤凰号重走“郑和路” 印尼郑和清真寺新落成 江苏太仓航海节(刘家港) 舟山“绿眉毛”号 拍摄《郑和下西洋》 通过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吻合。在国际关系日益跌宕的新格局中,纪念郑和下西洋正是国际社会所需要的。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 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返回 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开放广州十三行 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 闭关政策的产生是与中国比较稳定的小农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相适应的。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已有缓慢发展,但是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不需要大宗的外国商品。封建的自然经济使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虚骄自大,闭关自守。闭关政策并非完全闭关,对外贸易时还有照顾外商之意。乾隆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军入关后,一些抗清力量转入南洋一带,清政府担心这些人重新打回来。而这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经常进行海盗活动,甚至把炮艇开到中国沿海、内河,进行武装讹诈,这更使清政府忐忑不安,担心中国人民跟外界接触后会“滋扰生事”,威胁它的统治,故实行闭关政策。 问题一: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提示:从内因、外因 两方面分析) 材料一 二、清朝保守外交———闭关锁国 1.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闭关锁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