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49310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第3章 基因工程拔高练(含解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1922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解析,拔高,基因工程,3章,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DNA扩增及电泳鉴定 1.(2024山东,13)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提取过程中可以不使用离心机 B.研磨液在4 ℃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后,应充分摇匀再倒入烧杯中 C.鉴定过程中DNA双螺旋结构不发生改变 D.仅设置一个对照组不能排除二苯胺加热后可能变蓝的干扰 2.(2024黑吉辽,7)关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琼脂糖凝胶浓度的选择需考虑待分离DNA片段的大小 B.凝胶载样缓冲液中指示剂的作用是指示DNA分子的具体位置 C.在同一电场作用下,DNA片段越长,向负极迁移速率越快 D.琼脂糖凝胶中的DNA分子可在紫光灯下被检测出来 考点2  基因工程 3.(2024江西,12)γ-氨基丁酸在医药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L-谷氨酸脱羧酶(GadB)催化L-谷氨酸脱羧是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人员采用如图方法将酿酒酵母S的L-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B)导入生产菌株E.coli A,构建了以L-谷氨酸钠为底物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的菌株E.coli 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图表明,可以从酿酒酵母S中分离得到目的基因gadB B.E.coli B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时,L-谷氨酸钠的作用是供能 C.E.coli A和E.coli B都能高效降解γ-氨基丁酸 D.可以用其他酶替代NcoⅠ和KpnⅠ构建重组质粒 4.(2023湖北,4)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作为标记基因构建的质粒如图所示。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用不同限制酶酶切后的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受体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用HindⅢ酶切,目的基因转录的产物可能不同 B.若用PvuⅠ酶切,在含Tet(四环素)培养基中的菌落,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若用SphⅠ酶切,可通过DNA凝胶电泳技术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与否 D.若用SphⅠ酶切,携带目的基因的受体菌在含Amp(氨苄青霉素)和Tet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落 5.(2023重庆,12)某小组通过PCR[假设引物长度为8个碱基(短于实际长度)]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并用限制酶进行酶切(下图),再用所得片段成功构建了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5'-TGCGCAGT-3' B.步骤①所用的酶是SpeⅠ和CfoⅠ C.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至少获得2个片段 D.酶切片段和载体连接时,可使用E.coli连接酶或T4连接酶 6.(2024山东,5)制备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时,需要模板、引物、DNA聚合酶等。在只含大肠杆菌DNA聚合酶、扩增缓冲液、H2O和4种脱氧核苷酸(dCTP、dTTP、dGTP和碱基被荧光标记的dATP)的反应管①~④中,分别加入如表所示的适量单链DNA。已知形成的双链DNA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在本实验的温度条件下不能产生小于9个连续碱基对的双链DNA区。能得到带有荧光标记的DNA探针的反应管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24新课标,35)某研究小组将纤维素酶基因(N)插入某种细菌(B1)的基因组中,构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B2)。该小组在含有N基因的质粒中插入B1基因组的M1与M2片段;再经限制酶切割获得含N基因的片段甲,片段甲两端分别为M1与M2;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将片段甲插入B1的基因组,得到菌株B2。酶切位点(Ⅰ~Ⅳ)、引物(P1~P4)的结合位置、片段甲替换区如图所示,→表示引物5'→3'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酶切割的化学键是      。为保证N基因能在菌株B2中表达,在构建片段甲时,应将M1与M2片段分别插入质粒的Ⅰ和Ⅱ、Ⅲ和Ⅳ酶切位点之间,原因是           。 (2)CRISPR/Cas9技术可以切割细菌B1基因组中与向导RNA结合的DNA。向导RNA与B1基因组DNA互补配对可以形成的碱基对有G—C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