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0259

3.1消化系统与营养摄取 知识点(文字素材,打包6份)

日期:2025-05-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468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消化系统,营养,摄取,知识点,文字,素材
    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 知识点1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1.公式法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滴脂肪酸等 2.表格法 营养物质 开始消化部位 消化液 消化产物 最终消化部位 消化液 消化产物 淀粉 口腔 唾液 麦芽糖 小肠 肠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 胃液 多肽 小肠 肠液、胰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 脂肪微滴 小肠 肠液、胰液 脂肪酸等 3.示意图 注:(1)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成为脂肪微滴,属于消化道的机械作用。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向下推送都属于消化道的机械作用。 (2)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最终消化的场所都是小肠。 (3)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等。 知识点2 肝脏、胰腺、胆汁与小肠的关系 1.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胆汁,能够消化多种营养物质。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2.肝脏分泌的胆汁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进入小肠。胆汁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 100 淀粉 脂肪 肝脏 胆囊 50 白质 胆管 小肠 胰腺 0 胰管 口腔 咽和 胃小肠大肠 食道 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 知识点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共同完成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结构 特点 示意图 消 化 道 口腔 位于消化道的最前端,口腔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咽 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食道 运送食物的通道 胃 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胃壁较厚,内壁上散布着大量胃腺 小肠 很长,内壁有肠腺 大肠 形成粪便的场所 肛门 粪便排出体外的出口 消 化 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 胃腺 分泌胃液,进入胃 肝脏 分泌胆汁,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胰腺 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腺是最主要的消化腺 肠腺 分泌肠液,进入小肠 注:(1)食物进出人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道上的消化腺有胃腺、肠腺。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 唾液腺 口腔 咽 食道 肝脏 胃 胃壁上 的胃腺 小肠 胰腺 大肠 肠壁上 肛门 的肠腺第三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知识点1 馒头在口腔里的消化实验 问题 唾液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实验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 材料用具 馒头、唾液、清水、碘液、试管等 实验变量 唾液(等量的唾液和等量的清水形成对照) 实验条件 同时放入37 ℃温水中,保温5分钟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滴入碘液,加清水的试管变蓝,加唾液的试管不变蓝 实验结论 唾液可以分解馒头中的淀粉 馒头在口腔里的 消化公式 补充拓展: 分组 馒头 清水 唾液 搅拌情况 温度 加入试剂 现象 试管1 馒头渣 2 mL - 充分搅拌 37 ℃ 碘液 变蓝 试管2 馒头渣 - 2 mL 充分搅拌 37 ℃ 碘液 不变蓝 试管3 馒头渣 - 2 mL 充分搅拌 90 ℃ 碘液 变蓝 试管4 馒头块 - 2 mL 不搅拌 37 ℃ 碘液 变蓝 分析:表格中共有三组对照实验。第一组是1和2(变量是唾液),第二组是3和2(变量是温度),第三组是4和2(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知识点2 消化的概念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叫作消化。 知识点3 牙齿和舌的功能 1.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经过牙齿的咀嚼,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增大。 2.舌具有搅拌功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注:食物经充分的咀嚼,能够与唾液均匀混合,充分发挥口腔中酶的消化作用,减轻胃、肠的负担,而且唾液中含有多种物质和酶,可以帮助杀死入侵的病菌。 知识点4 消化方式 1.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消化液混合,并不断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推送。 2.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