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宏观视野 学习聚焦:梳理本课重要时间线索? 1895年 1898年 1900年 1911年 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 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至北京,当时云集京师的举人们义愤填膺,奔走相告。康有为壮怀激烈,热血沸腾,用一昼两夜时间,起草了长达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三百多人连署。 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背景与序幕 (1)背景 ①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③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时局图 ◎康有为与梁启超 ▲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与序幕 (2)序幕:“公车上书” ①概况:1895年,在京官员及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②影响: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③宣传方式:报刊、学会、开办学堂 ④特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一、戊戌维新运动 指导思想:维新思想 政治:无真正“君主立宪”要求 经济:发展工商业经济 P120历史纵横:康有为为什么遵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 封建守旧势力强大,为了减小变法阻力; 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理论依据)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970年黄彰健先生出版《戊戌变法史研究》一书,指出康有为在《戊戌奏稿》中作伪…就当时而言,康有为与其他人皆无“资产阶级”之概念,也并无为“资产阶级”谋取政治权力的企图。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 变之之法,富国为先。 ……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一、戊戌维新运动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广开言路,提拔新人, 改订律法,合并机构 裁撤冗员, 澄清吏治 经济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废除旗人 寄生特权 文教 普设学堂,兼习中西, 开办大学,设经济科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军事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行征兵制,兴办兵厂 裁汰八旗、 绿营旧军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内容:103天里,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上百道变法诏令,内容涉及各个方面。 2、百日维新 除旧 + 布新 一、戊戌维新运动 2、百日维新 (3)结果:失败 ①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②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 ③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幸免外,均被废止。 ◎慈禧太后 ◎瀛台 ◎戊戌六君子 一、戊戌维新运动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