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6922

2.2.1.2 节肢动物课件(共22张PPT)济南版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6624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1.2,节肢动物,课件,22张,PPT,济南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第二课时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自然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目前,经科学家确认的节肢动物已经超过100万种。蝗虫是常见的节肢动物。 观察蝗虫 目的要求 认识蝗虫的形态结构。 材料器具 蝗虫;放大镜,解剖盘,镊子等。  分组实验 方法步骤 1.将蝗虫放到解剖盘中,观察蝗虫身体的分部特点。 2.观察蝗虫足、触角的着生部位及分节情况。 3.观察蝗虫翅的着生部位,并将翅轻轻展开,观察翅的特点。 4.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 5.轻轻地捏一捏蝗虫的身体,感知其体表的特点。  分组实验 头部 胸部 腹部 触角 口器 前足 中足 后足 气门 翅  分组实验 触角 复眼 口器 头部:感觉与摄食 :嗅觉、触觉等感觉 : 视觉 : 摄食 两对翅 三对足 蝗虫的运动器官 胸部:运动中心 甲和乙两个试管中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将两只蝗虫分别放在甲乙两支装满水的试管中 甲:头部朝下 乙:胸腹部朝下 气门 甲 乙 气管 推测蝗虫身体两侧的气门有什么作用? 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气体进出的门户 蝗虫的呼吸器官 腹部和胸部有多对气门, 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气门向内连通气管, 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作用 保护和防止体内 水分蒸发 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 发育过程需要蜕皮 蜕下的皮(蝉蜕、壳)是昆虫的外骨骼 身体表面包裹坚韧的外骨骼 外骨骼 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部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2.蝗虫的足、触角和翅各有什么特点 3.推测蝗虫的气门和坚硬的体表有什么作用。  分组实验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着生一对复眼、一对触角,具有咀嚼式口器。 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腹部和胸部有多对气门,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气门向内连通气管,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蝗虫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足、触角等是它的附肢,均有分节。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附肢分节,使其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阔。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其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蜘蛛 虾 蜈蚣 除蝗虫外,常见的蝉、蝶、蟹、蜘蛛等都属于节肢动物。 招潮蟹 生活在海滩,常栖息于洞穴中。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呈梯形,腹部扁而短,向下折向头胸部。 园蛛 陆生,善织网,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者之间有一细柄连接。 节肢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蜜蜂能酿蜜;家蚕能吐丝;蜂和蝶可以传粉等。 蝎子、蜈蚣有毒,可蜇伤人和其他动物,又是中药材; 蝗虫蚜虫是农业害虫。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构成了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群体。它们的生活环境复杂,生活方式多样,在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自然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脊椎动物 线虫动物 蛔虫 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柱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环节动物 蚯蚓:腐生,体表分泌黏液进行呼吸、靠肌肉运动,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前端有环带。 主要特征:身体分节,用体表呼吸。 蝗虫 主要特征:身体分部、附肢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呼吸器官是气管。 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中描绘的两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体内有骨骼 B.体表有鳞片 C.足和触角有分节 D.用体表呼吸 C 2.兰花螳螂这种“会走路的花”———首次在云南宁洱被发现。被誉为“昆虫皇后”的兰花螳螂不具有的特征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身体分节 C.足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