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6972

【任务驱动式】1.1.2探究实践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途径课件(共37张PPT)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9813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重要,七年级,济南,PPT,37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探究实践是研究生命现象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第一单元 第一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 学习目标 01 通过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重、难点)。 02 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讨论、分析具体事例,了解实践解决生物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利用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 03 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学案例,掌握常见的推理方法,如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培养运用推理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重点)。 温故知新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长发育 新陈代谢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繁殖后代 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生物 仔细阅读课本P9—P16,划出关键的词和句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在小组长带领下统一答案并检查、记忆! 自主学习 探究: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或解释其原因的研究过程。 我与老师谁更高? 钥匙去哪里了? 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方案 实施方案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若得出结论与作出的假设不相符,应重新假设,再次进行科学探究 前提 关键 伟大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生物学家介绍 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 创立了巴氏灭菌法,是近现代的生物学的奠基人。 巴斯德的实验探究 思考讨论:肉汤在室温下放置几天会腐败,这是微生物搞的鬼。那么微生物是从何而来? 巴斯德的实验探究 阅读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探究实验,分析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巴斯德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2.哪些证据支持巴斯德的假设 3.巴斯德用各种培养液重复进行上述实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于是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有科学家对巴斯德的结论提出质疑时,他准备了60种不同物质的“浸出液”进行实验成果展示,使自己的观点被当时科学界普遍接受。科学家的探究发现被认可,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讨论与交流 A B 空气+微生物 只进空气,不进微生物 问题:巴斯德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实验成功之处) 煮沸杀菌: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A B 观察: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察。 4年后仍然清澈,没有微生物 3天以后肉汤变质,出现微生物 A B 空气+微生物 只进空气,不进微生物 微生物能使肉汤变质,可能来自于空气或肉汤本身 肉汤本身不会产生微生物 得出结论: 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对照试验: A B 空气+微生物 只进空气,不进微生物 两组做对比的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本实验变化的条件: →变量 对照组:自然情况下的,不用实验就知道的结果; 实验组: 根据变量的处理分组 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在实验之前不知道结果,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异同点:除瓶口不一样,其他都相同。 做对照 空气中的微生物能否进入 对照实验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①变量的设置要围绕提出的问题或做出的假设。 ②实验控制单一变量,也就是只改变一个因素,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2.对照性原则:一个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是指自然情况下的,不用实验就知道的结果;实验组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在实验之前不知道结果,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3.重复性原则:只做一次实验,实验样本过少,都会导致结果会有很大的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不足以说明问题,往往需要重复实验和大量实验样本。 补充实验: 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处理前 空气+微生物 只进空气,不进微生物 处理后 合作探究 1.巴斯德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B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A瓶的作用是作对照,空气中的微生物没有受到任何阻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