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7384

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课件+素材

日期:2025-0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7次 大小:40974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课,曹刿论战,同步,课件,素材
    (课件网)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中国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导入新课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导入新课 第壹章节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高超的劝说、讽谏艺术及强烈的家国情怀。 3.把握文章写作特色,关注作者在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整体感知———单元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5.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整体感知———本课目标 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整体感知———本课目标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整体感知———作品简介 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整体感知———作者简介 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 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暴虐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本文就是从鲁国的角度论述这场战争的。 整体感知———创作背景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标出不懂的地方。 同桌之间互相听读,纠正句子停顿和字的发音错误,同桌间也可分角色朗读、边表演边诵读等。 注意朗读时的语气、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