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酸和碱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本节课把酸和碱的知识与前面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更好地使用酸和碱做好了知识与思想的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酸碱指示剂,并掌握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碱性的方法。 2.通过阅读教材及实验探究,知道溶液的pH的意义,并掌握溶液pH的测定方法。 3.通过阅读教材,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识别酸和碱的方法。 教学难点: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试管、玻璃棒、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pH试纸;各种待测液:稀盐酸、石灰水、白醋、柠檬汁、食盐水、肥皂水、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等。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 橘子、柠檬的图片。 [教师] 尝一尝有什么感觉 有酸味的原因是橘子和柠檬中含有酸,酸中含有氢离子,所以有酸味。 [展示] 柿子和松花蛋的图片。 [教师] 尝一尝有什么感觉 有涩味的原因是柿子和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碱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有涩味。 [教师] 肥皂、洗衣粉、化学试剂是显酸性还是碱性 能通过品尝的方法确定吗 这节课我们就用化学的方法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回答:有酸味。 回答:有涩味。 回答:不能。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一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回顾]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作用的现象是什么 [讲解] 像石蕊试液这样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的物质,在化学上称作酸碱指示剂。 [展示] 活动探究7-5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实验1:在5支试管(或点滴板)中分别加入少量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和食盐水;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2:在另外5支试管(或点滴板)中分别加入少量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和食盐水;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小结] 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讲解] 间接观察法: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能帮助人们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这种方法属于间接观察法。 [强调] 1.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溶液变色是因为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变色。 2.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设疑] 酸碱指示剂是怎样发现的呢 [阅读]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学生回答。 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学生思考后总结: 1.白醋、柠檬汁是酸性溶液,石灰水和肥皂水是碱性溶液,食盐水是中性溶液。 2.可以利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思考,理解。 记录,整理学案。 阅读。 巩固已学的酸碱性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间接观察法。 认识物质的性质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 感受化学家一丝不苟的精神。 任务二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过渡] 同样是橘子,有的略带酸味,而有的却很酸,它们的酸性强弱相同吗 [阅读] 自主阅读教材P12~13,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跟什么有关 2.pH的范围如何规定 3.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有什么关系 4.pH如何测定 [小结] 1.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H+越多酸性越强;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OH-越多,碱性越强。 2.pH的数值通常在0和14之间。 3.pH>7的溶液呈碱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 4.测定溶液pH的步骤: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过渡] 下面我们利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 [展示] 活动探究7-6 测定溶液的pH。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