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通过阅读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综合思维) 2.理解等温线的定义以及等温线图的特点。 3.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和 “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4.掌握五个温度带及其主要农作物和作物熟制。 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冬、夏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难点 掌握五个温度带及其主要农作物和作物熟制。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指大气的_____程度。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气温_____。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_____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_____前后。 3.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气温_____。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月。 知识点二:中国的气温 1.1月是我国的隆冬时节,人们习惯上用_____月的平均气温代表_____季气温。 2.从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看出,1月0 ℃等温线大致沿_____—秦岭—_____高原东南边缘分布。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_____,南北气温差别_____。 3.7月是我国的盛夏时节,人们习惯上以7月的平均气温代表_____季气温。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_____,南北温差_____。 知识点三:中国的温度带 根据各地_____ 的总体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寒温带,此外还有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冷暖 2.日变化 2 日出 3.年变化 1 7 知识点二 1.1 冬 2.淮河 青藏 降低 很大 3.夏 高温 不大 知识点三 热量状况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合作探究】 1.算一算:探究气温的变化。 (1)如何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2)如何计算气温日较差 如何计算气温年较差 2.想一想:探究中国的气温的分布特点。 (1)结合教材图G“中国1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①漠河、三沙的1月气温各约为多少 二者相差多少 ②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哪些地方 ③分析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并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2)结合教材图J“中国7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①哈尔滨市、海口市的7月平均气温为多少 两地气温相差多少 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②找出7月气温最高的地区,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③找出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3.记一记 :掌握不同温度带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 (1)你所在的城市属于哪个温度带 (2)填一填不同温度带内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的差异。 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参考答案 1.(1)日平均气温是将在8时、14时、20时、2时测得的气温之和除以4;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得到的数除以天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当中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差。 2.(1)①漠河约为-28.7 ℃,三沙约为23.6 ℃。相差约52.3 ℃。 ②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③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纬度因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2)①略。(教师自主给出大概数值,引导学生计算气温差) 北方地区虽纬度较高,但夏季白昼时间长,故南北温差不大。 ②新疆吐鲁番盆地。原因是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晴天多,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③青藏高原。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小结: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1)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2)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两至三熟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温带水果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