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地球的公转 素养目标 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2.知道五带的划分以及五带的气候特征。 3.结合实例,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形成尊重、敬畏、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形成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的意识。 重点 四季变换,五带划分。 难点 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_____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周期是_____,大约365天。 2.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基本保持_____,其北端指向_____附近。 知识点二:四季更替 1.四季更替是地球_____运动的结果。以北半球为例,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_____,北半球白昼时间_____,获得的光热_____,夏至前后的一段时间为夏季。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23.5° S),北半球白昼时间_____,获得的热量_____,冬至前后的一段时间为冬季。 2.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_____,全球昼夜_____,南北半球获得的热量适中。春分前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_____,秋分前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为_____。 3.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_____。 知识点三:地球上的五带 1.结合下图,填空。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_____之间是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极圈以内是_____,气候终年寒冷;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是_____地区,地面获得的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_____比较明显。 3.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地球_____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人们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分为24份,每_____为一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2.不变 北极星 知识点二 1.公转 北回归线(23.5° N) 长 多 短 少 2.赤道 等长 春季 秋季 3.相反 知识点二 1.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2.南北回归线 寒带地区 温带 四季变化 3.公转 15° 【合作探究】 1.【游戏———演示地球的公转】 两位同学为一组演示地球公转。一人站立不动当作“太阳”;另一人当作“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向全班同学展示。 2.【思考———太阳高度与热量的关系】 进行简易试验,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线,观察手电筒和地面夹角的不同、光圈大小与光圈亮度的变化。 (1)根据试验结果,完成下表。 手电筒与地面的夹角 90°夹角 45°夹角 光圈大小 光圈亮度 (2)结合生活实验,想一想,同一天中,早中晚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太阳光最强、气温最高。思考太阳与地面的夹角的大小(太阳高度的高低)与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 3.【实践———观察昼夜长短变化】 参照教材P36实践活动、图2.19、图2.18,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仔细观察地 球公转运动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的变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表。 日期 节气 (北半球) 太阳直射 的纬线 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北半球 的季节 3月 21日 前后 6月 22日 前后 9月 23日 前后 12月 22日 前后 4.【图解地理—地球上的五带】 地球的公转运动使得地球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差别,这样就形成了五带。为了更好地掌握五带的知识,请完成以下任务。 归纳总结五带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表。 五带 范围 有无阳光 直射现象 四季变 化情况 有无极昼、 极夜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参考答案 1.引导学生观察、评判,并纠正演示中出现的问题。关注公转的方向;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1)小 大 亮 暗 (2)中午。太阳高度越高,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的热量越多。 3.春分 0°(赤道) 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春季 夏至 23.5° N 北半球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