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4.1 简单机械 化学观念:根据生活中的杠杆了解杠杆的概念及识别;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及人体中的杠杆。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知道杠杆的分类及特点。 科学思维:将实物转化为杠杆简略图,学会用图像解析杠杆。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相关问题。 科学探究与实践:识别生活中的杠杆画出杠杆五要素。学会用简单的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合作和交流,体验成功探究带来的乐趣,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通过学习体会提高机械效率对节约能源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会合作和交流,体验成功探究带来的乐趣,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通过学习体会提高机械效率对节约能源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2.杠杆五要素: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0叫做支点; 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动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阻力臂; 3.力臂的画法:定支点:画力的作用线:从支点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标注力名称。 4.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称该现象为杠杆平衡。 5.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 F1l1=F2l2 6.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产生影响,便于读出力臂的大小。 7.杠杆的分类: 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力臂 l1>l2 L1F2 F1=F2 优缺点 省力但费距离 省距离费力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实例 撬棒、瓶盖起子、羊角锤等 镊子、钓鱼竿、理发剪刀等 天平等 任务一:探究杠杆 【活动】尝试着使用图中的各种工具,体验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答案】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共同特征有三个:1.都是硬棒(形状可直可弯,可方可圆,但质地要坚硬)。2.都受到两个作用效果相反的力(一个能使它转动,一个阻碍它转动)。3.工作过程中都在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 【思考与讨论1】在生活和生产中,你还能举出杠杆的其他实例吗?请你找出它们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答案】生活和生产中杠杆的实例非常多,如钓鱼竿、铡刀、压水机手柄、自行车的刹车手柄等。它们的支点(O)动力(F1)和阻力(F2)、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分别如图所示。 【读图】读图,寻找手臂上的杠杆。当手拿物体抬起或放下时,找出相应的杠杆,以及支点、动力、阻力 【答案】当拿起(或放下)物体时,物体对手向下的压力为阻力;收缩或放松)的肱二头肌对骨骼的拉力为动力;两骨骼的接触点为支点。 任务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思考与讨论】寻找人体上的杠杆:将头部抬起、踮起脚跟,如图所示。头部或脚板是否可以看做杠杆? 【答案】可以看作杠杆,将头部抬起是靠杠杆的作用,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力是阻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收缩有的拉长,就形成低头或抬头动作。当你把双脚踮起来的时候,是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实际上是一个省力杠杆,这时肌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 【探究】研究杠杆的平衡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那么杠杆平衡时,应满足什么条件? 1.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 F1、阻力 F2 和动力臂l1、阻力臂 l2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2.建立假设: 在书本P88页中,两个同学在玩跷跷板的时候,结合自己玩跷跷板的体会,怎样才能保持跷跷板平衡?若要把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