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4356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2 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2-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6791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
  • cover
(课件网) 2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新课引入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 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北方的冬天, 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 可能会令习惯了南方的温暖的人们望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中国语文,并开始创作小说。回国后,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写出《龙须沟》、《茶馆》等文艺作品。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二、新课讲解 老舍于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老舍曾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伦敦的雾气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还去过气候潮湿的中国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于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选自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 写作背景 二、新课讲解 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镶 暖和 响晴 水藻 贮蓄 澄清 髻儿 伦敦 济南 晒太阳 jǐ xiāng zǎo chéng xiǎng zhù huo jì shài dūn zhuó 着落 薄雪 báo 宽敞 chǎng 看护 kān 二、新课讲解 2.词语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如。 安适:安静而舒适。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贮蓄:储存,积聚。 澄清:清亮。文中指水清澈见底。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行文的。 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和冬天的水色。 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二、新课讲解 2.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主要特点是:温晴。 作者是通过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和水色来表现的。 二、新课讲解 3.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因为山和水是济南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是济南魅力所在。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 点儿口儿”,写出济南群山围城的地理环境。这些 属于泰山余脉的小山或点缀城中,或环绕城外,不 仅涵养了济南的泉水,也是济南城的天然屏障。 ②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城中有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泉池,有泉水汇流而成的护城河和大明湖。古人曾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赞美济南的自然风光。 二、新课讲解 研读课文 1.第1自然段用什么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有何好处?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 无重雾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 喜爱 宝地 对比 二、新课讲解 2.第4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薄雪露粉色 ( 害羞 ) 全白(镶银边) 白雪黄草(穿花衣)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移步换景 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