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8008

【核心素养目标】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23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是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经典文言文。本单元以 “古代史传文学” 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历史散文,领略古人的智慧、品德与精神风貌,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提升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这篇课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智慧,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劝退秦军,从而使郑国得以保全的历史故事。文章叙事简洁明快,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烛之武的形象跃然纸上。文中的外交辞令委婉含蓄、逻辑严密、字字千钧,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古人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如何运用智慧和口才化解危机,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同时也能进一步掌握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如 “贰”“军”“辞”“鄙”“陪”“敢” 等)、虚词(如 “之”“以”“于”“而”“其” 等)和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学习文中外交辞令的委婉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体会其用词的精妙与恰当,能够模仿运用委婉得体的语言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文章的叙事脉络,分析烛之武劝退秦师的过程和策略,把握其论说的逻辑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透过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深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文章简洁明快而又富有表现力的叙事艺术,感受其情节的跌宕起伏和紧张的戏剧性冲突,体会古人叙事的高超技巧和文学魅力。 品味文中精彩的外交辞令,欣赏其委婉含蓄、绵里藏针、刚柔并济的语言之美,感受古人运用语言艺术达到政治目的的智慧和才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创造兴趣。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格局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理解文中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如爱国精神、智慧谋略、礼义诚信等,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深明大义、不辱使命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一)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积累: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语法现象,能够准确翻译全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含义,这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深入探究文本的前提。 烛之武的形象分析与外交辞令赏析: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体会其在国家危亡时刻的智慧、勇气和爱国精神;深入赏析烛之武的外交辞令,理解其如何运用巧妙的言辞和严密的逻辑成功劝退秦师,这既是本文的文学价值所在,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 (二)教学难点 对春秋时期历史背景和文化的深入理解: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以及相关的文化传统可能较为陌生,这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物行为动机的准确把握。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历史文化背景的障碍,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外交辞令背后的逻辑推理和文化内涵: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不仅语言优美、委婉含蓄,而且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推理和文化内涵。学生在理解这些辞令的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背后的逻辑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