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9282

3.4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266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升华,凝华,导学案,答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题目: 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根据核心素养):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修改意 见 重点: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物态变化中认识升华和凝华。 难点 :升华和凝华与吸放热的关系及其应用。 学法指导: 学生用:锥形瓶、樟脑、酒精灯、铁架台、棉线及枯树枝等。 教师用:碘锤、酒精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教法指导:1.分组实验培养合作实验能力 2.观察法、提问法 预习案 1、物质由_____直接变为_____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是需要 。日常生活中升华现象有 和 。 2、物质由_____直接变为_____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是需要 。日常生活中凝华现象有 和 。 3、人工降雨常用方法: (1) (2) (3) 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情景设置 【引入课题】 问:你们已经知道哪些物态变化? 条件分别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能不能提出新的探究性问题呢? 问题驱动 那么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怎样设计呢? 在锥形瓶中放入樟脑粉,放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看它是否发生状态的变化。 樟脑和碘都会发生升华现象,其实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升华和凝华现象?你能举出一些吗? 合作探究 组装实验,在锥形瓶中放入少许樟脑粉,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仔细观察现象并思考。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拔。 问:有没有看到有液体出现? 总结: (1)象这样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刚才樟脑粉就是发生了升华和凝华。 再请同学们把瓶中的枯树枝拿出来,观看其形状,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而开始时要用酒精灯加热,又说明了什么? 教师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碘锤。 碘锤中的碘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没有液体出现? 樟脑和碘都会发生升华现象,其实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升华和凝华现象?你能举出一些吗? 有没有液体出现? 樟脑和碘都会发生升华现象,其实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升华和凝华现象?你能举出一些吗? 它是怎样形成的?它为什么在冬季形成? 用投影打出课本图2———16和2———17。 它为什么不会液化呢? 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它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 请回答内表面的同学回答。 介绍干冰(用投影打出) 问:请举出干冰的用途(不少于2个) 再用投影打出议一议,讨论:观察家里用旧了的白炽灯泡、日光灯两端为什么会发黄、发黑? 加碘盐怎样正确使用? 请看一则报道《怪怪怪 大雪飘满天 瞬间就不见》请同学们猜测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现象?(用投影打出) 四、总结升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凝华时要放热。 3、升华和凝华区别: 物态变化升华凝华定义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吸放热吸热放热举例碘升华、樟脑球变小、干冰升华霜、冰花、雾凇的形成识别方法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中间不经液态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中间不经液态 五、当堂检测(检测案) 【1】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将在北京开幕。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常需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 A.均放出热量 B.均吸收热量 C.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 D.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 【2】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