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3710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2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487500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达到了吗?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中国 3.6亿 人均 0.75便士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材料二: 没有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2022年课程标准: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学习目标: 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规律探究·整体感知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容整合) 圆明园遗址(局部)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暴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1.根本原因: 满清: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没有对西方列强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以为《南京条约》能换来国家的永久安宁。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英国:英国人本以为“倾全国工厂的生产,也不够供应中国一省的衣料”,而现实却是“和中国开放贸易十年后,其消费能力竟不及荷兰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1852年3月《密切尔报告书》 时间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239万英镑 1846年 约179万英镑 1854年 约100万英镑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英国对华贸易获得了诸多特权,但中英贸易没有如英国人想象的那样发展。 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2.直接原因: 中英“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逮捕窝藏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硬说其为英国船,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而实际情况是该船被捕获前,已有6天没有挂英国旗了。 中法“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这就是所谓的“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1853年至1856年间,爆发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战败,因而转向东方发展,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英、法获胜得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美国则积极向外扩张,采取与英、法勾结侵略中国的政策。 美国南北战争后(内战)政局不稳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美俄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拒绝“修约”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扩大权益 提出“修约”要求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清政府 英法 等国 矛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忙于镇压农民起义) 爆发: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 双方 过程 1856-1860年 清政府与英法(美俄为帮凶) 两阶段战争 第一阶段:1856年进攻广州———占大沽———逼天津;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