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 课堂导入 古人常借登临以抒发情感,或喜悦满怀,或伤感悲情,或豪情壮志,或低回哀婉。如诗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流露出一种黯淡的伤感;又如“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体现了诗人的深沉愁绪;再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那么,黄庭坚的《登快阁》究竟传达了他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同探讨学习。 壹 了解黄庭坚生平,了解写作背景。 贰 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 叁 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缺少知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目录 了解作者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改为涪翁及黔安居士。他是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与书法家,被尊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并称“一祖三宗”。黄庭坚师从苏轼,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与同期的张耒、秦观、晁补之齐名。他不仅在诗歌上有独到见解,行、草书技艺同样高超,与苏轼、米芾、蔡襄一同被誉为宋四家。在词坛上,他与秦观齐名,作品风格豪迈流畅。 (1045—1105) 宋神宗元丰五年,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担任知县一职,亲眼目睹了百姓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当时,王安石变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未能真正惠及百姓,反而有时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这让黄庭坚深感忧虑与无奈,因此他常常产生隐居山林之念。在处理公务之余,他常前往快阁游览,此处因澄江之畔的广阔江山和清新景致而得名。这首著名的七律诗篇正是他登临快阁时的所见所感。 写作背景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诵读感悟 企鹅老师 5月8日 星期日 21:30 诵读感悟 我并非天资卓越,只会处理日常的公事。雨后初晴的傍晚,我登上快阁,放眼远眺。时值初冬,万物凋零,天地显得辽阔无垠。在明亮的月光下,澄江如练,滔滔江水流向远方。友人远在他乡,已无兴致吹箫抚琴。唯有面对美酒,眼中才露出欣喜之情。人生多舛,官职的束缚让人心生疲惫。或许,找一叶扁舟,伴着白鸥,自由逍遥地生活,才是真正的归宿。 译 诗人是在怎样的情景下登临快阁的?他登快阁的直接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赏析诗歌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首联的诗歌描绘了诗人登快阁的情境与动机。在完成繁忙的公务之后,“我”趁雨后初晴的傍晚,登上快阁,凭栏远眺,欣赏秋日的美景。这一举动透露出诗人因一天的工作而感到疲惫,借此登阁赏景来舒缓情绪,寻求一时的宁静与放松。 诗人是在怎样的情景下登临快阁的?他登快阁的直接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赏析诗歌 请分析首联中“了却”和“倚”的内涵。 赏析诗歌 “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 “倚”指斜靠栏杆远眺晚晴余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登上快阁,黄庭坚见到怎样的美景呢?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赏析诗歌 化用诗句 登上快阁,黄庭坚见到怎样的美景呢? 赏析诗歌 远望无数秋山, 山上的落叶飘零了, 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 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 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意境开阔 空旷辽远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面对此情此景,他想到了什么? 前句用伯牙子期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