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及其演替 第3节 群落演替 年级 高二年级 授课时间 1 课时 课题 第2节 群落演替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演替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和“退耕还林、还草、还潮”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群落层次上分析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第二、三部分探讨人类活动在这方面的作用,并重点介绍我国在生态恢复方面的政策、揩施及取得的成就,渗透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也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关于群落的演替过程,教材一方面介绍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演替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材正文在解释演替的过程时,注意解释土壤中有机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及群落结构的变化。土壤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的基本的环境条件之一 ,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结构是群落的重要特征。这样讲述,可以帮助学生关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的变化,从整体上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对开页的设计呈现了群落由简单到复杂、由苍白荒芜到浓绿繁茂的过程,既有浑然一体之感,也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 教材接下来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并让学生将其与裸岩上的演替进行比较。进行比较的同时介绍“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解释二者的区别(如起点、演替速度、经历的阶段),总结二者的共性(由简单到复杂),并进一步归纳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渗透生物种群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群落,群落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并趋向于达到稳定状态的观念。 教材最后着重介绍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以及取得的建设成就,并重点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启动的多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这既可以让学生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及其意义,培养爱国情怀,也能使他们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的观念。这些内容也为学生后续学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人与环境”的相关内容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阐明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2.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演替的关系,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夏威夷群岛是由地壳断裂处喷发出的岩浆形成的火山岛,因雨水充沛,许多丘陵和山地经过长时间的演化,现已被浓密的森林和草地覆盖着,显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色。夏威夷群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夏威夷各岛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观看视频《火山岛的演化》。根据视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1.夏威夷群岛上群落演替经历怎样的过程? 2. 群落演替与人类活动之间有何关系? 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出群落演替的过程与实例。 学生观看视频,探究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 尝试对群落演替过程进行讨论,初步了解演替的概念。 火山后的演替,神秘又有趣,采用该的情境导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习与经验对接。 新课教学 一、群落演替的类型和过程 【任务一、从裸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分析】 情境:根据“潘林,刘士山,吕洪彦.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的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的研究整理的数据。 问题1:据表中信息,初步判断裸岩上植物群落演替依次经历哪些阶段?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问题2: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同生活而成的共生体。地衣侵入、定居于光裸的岩石上,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土壤颗粒和有机物增多。 问题3: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高于地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