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9454

16.《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21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cover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具有深刻的教学价值。该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人于勒态度前后变化的描写,深刻揭示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金钱至上观念。文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尤其是于勒的命运变化,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冷漠。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精神,让学生认识到金钱与亲情、人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往往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由于故事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容易代入角色,理解人物在金钱面前的种种表现。但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深入挖掘小说背后的社会批判和人性反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理解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同时鼓励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以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内容,把握小说主题。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2、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 3、通过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教学难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提问法: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诵读法: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和文章主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展示天平画面,提问: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钱,一端放上亲情,天平会向哪一边倾斜?引出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1、作者介绍 投影出示莫泊桑的图片,先由学生简介,后教师再补充。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2、检查字词 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拮据、栈桥、煞白、阔绰、衣冠、糟蹋、变更、赚钱、撬开、手帕、牡蛎、保佑、褴褛、狼狈不堪等。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活动: 1、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明确:第一部分(第1-4段):写菲利普一家拮据的生活和他们盼望于勒归来的心情。这是故事的开端。(盼)于勒 第二部分(第5-19段):插叙于勒到美洲去的原因和到美洲后的简况,交代一家人到哲尔赛岛游玩的缘由。这是故事的发展。(赞)于勒 第三部分(第20-47段):写在海轮上巧遇于勒的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