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9552

20.《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84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 cover
《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谈创造性思维》是一篇议论文,聚焦创造性思维及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文章通过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潜能。文章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材。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对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有初步认识。本文作为自读课,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问题式导读法、对比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把握论点,理清论证思路。学生需在阅读中归纳文章论点,理解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并学会运用典型事例和图表材料论证观点。同时,教学需结合学生实际,鼓励他们积极探求问题,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句话的含意。品味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一张白纸有四个角,假如你把它剪掉一个,它还有几个角?(学生自由回答,3个、5个等,取决于剪的方法) 导入课题:可见,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正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结论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讲述这个道理的课文———《谈创造性思维》。 1、作者介绍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当头棒喝》等著作。“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明确:汲( jí)取 孜孜( zī zī)不倦 锲而不舍(qiè ) 根深蒂( dì)固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把握朗读节奏。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课文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 明确:只要你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并运用知识,抓住小灵感并锲而不舍地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中心论点: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强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4-12段):提出“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的见解;论述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指出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有探求新事物的态度和意识,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就是富有创造性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是怎样得来的?以这种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 明确:由对一个图形问题的分析得来的。 2、“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