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7个会认字和8个会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是少数民族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傣族。 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对于傣族人民来说,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泼水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1961年的泼水节。 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预设:凤凰花开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2)理解“一年一度”。说说它的意思。(预设:每年一次) (3)学习“火红火红”。课件出示凤凰花图片,理解“火红火红”。 运用:火红火红的(杜鹃花)。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识字效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能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课件出示: 学习提示: ●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思考: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开火车认读,齐读。 课件出示: 泼水节 民族 度过 敲打 龙舟 驾驶 笑容满面 踩水 饭碗 祝福 健康长寿 3.教学多音字“铺、盛”。 4.整体感知。交流: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5.认识周总理。课件出示周总理图片及资料。 课件出示: 周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总理。他十二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任总理期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祖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并借助图片,让学生感知伟人周恩来的形象,有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板块三 品读语段,感受盛况 1.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当时他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相机出示以下句子,指名交流,进行体会。 (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识记“敲”。学生交流“敲”的识记方法,说说还能“敲”什么物品。 ②理解“四面八方”。人们可能是从哪里赶来的? 交流总结: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就是“四面八方”的意思。 ③理解“赶来”。能不能用“走”替代“赶”? 交流总结:“赶”字体现了人们心情的急切和激动。 ④指导朗读。带着体会读读句子。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①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预设:特别隆重的场合,迎接最尊贵的客人) ②理解“好像”。凤凰花的花瓣和红地毯有什么相似之处?结合第1自然段“火红火红”理解。用“好像”说话。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预设:龙船、花炮很多) ②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场面热闹喜庆,人们非常欢迎周总理) (4)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你感受到人们怎样的心情?(见到周总理后激动的心情,欢迎周总理的欢快心情) 3.指导朗读。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要求读出人们想见周总理的急切心情和热闹的场面。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体现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品读重点词句,能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