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11蟋蟀的住宅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编排主题,以“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为单元阅读目标。课文节选自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德的《昆虫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地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修建住宅的过程。这篇课文有着鲜明的语言特点: 1.阐述的内容源自作者细致入微的持续观察,因此叙述的语言真实、科学、严谨,这是说明性文体的基本语言特征; 2.通篇采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语言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符合中年级学段学生的认知特征; 3.随机穿插“我”的行为和心理描述,避免了说明性文章的枯燥乏味,给文字增添了情感性和生活情趣。同时也给学生启示: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善于观察、坚持观察,就会有有趣的发现。 学习这篇课文,一要落实“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单元训练要素,二要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体会拟人化表达方式的妙趣。 这一课时的教学,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从“选址”慎重、“洞穴”隐蔽、“住所”卫生三个方面去阅读体悟蟋蟀住宅“特点”,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学习时,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难度不大,会通过浏览、默读、圈划等方式提取信息,但是对于洞穴为什么是“倾斜的隧道”“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一丛草半掩着”等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在第二自然段的“选址”特点和第五自然段的“隧道”“出口”“平台”的特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将思维过程外化,并通过集体讨论、点评讲解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分享。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蟋蟀住宅选址精准、结构精巧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 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并学习连续观察事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用心发现、合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并学习连续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用心发现、合理表达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揭题解题 初读体会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宅,翘舌音,下半部分书空) 2.出示图片,认识蟋蟀: (1)师:蟋蟀,认识它吗,在哪里见过 (2)引导读第一自然段:蟋蟀是昆虫界的歌唱家,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向我们做了介绍,谁来读一读 (3)理解住宅: 师:蟋蟀的出名除了唱歌,还有什么 (住宅)什么叫住宅 (居住的地方) 文中还出现了两个词(出示:巢穴洞穴),也是指居住的地方,这是指谁居住的地方 (动物们) 蟋蟀是昆虫,是小动物,为什么把它居住的地方称为住宅 (拟人化)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题目为切入口,让学生体会拟人化写法的好处,带着这种写作手法来体会课文。】 板块二:介绍作者 了解生平 这个无比热爱小昆虫的人叫法布尔,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吗 出示作家生平及《昆虫记》图片: 法布尔,法国人,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闻名于世。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和精力,连续细致地观察了昆虫的生活、繁衍、各种争斗,将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生动的笔记,编写成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概了解作者生平,粗略感知法布尔在写《昆虫记》时进行了细致的连续的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