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8207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导学案

日期:2025-01-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5947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诸侯,纷争,变法,运动,导学案
  • cover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时1) 一、时空架构 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三、课标解读要求: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政治变动(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战国时期变法的背景、目的、主要作用。商鞅变法的时间?主要内容?评价? 四、重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 【五、新课导学】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阅读教材P9导言部分及第一段内容,思考春秋时期中国出现了那些政治变动?(周天子、诸侯?) 根据教材P10第一自然段,分析“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又发生了那些变化?(诸侯国境内、诸侯国之间、周王室) 合作探究:春秋战国出现以上变化(变化1.2)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阅读”,指出该阶段社会的突出特征。 (5)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分析战国时期在政治和民族关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用几个关键词写出)这种变化对古代中国有什么最重大的影响? 【教师点拨】 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不同,春秋争霸是奴隶主大国的争霸战争;而战国兼并前期是封建兼并战争,后期则是封建统一战争。 图解历史 华夏认同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根据教材P11第一自然段,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出现的什么新发展?(写出)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课本上标注) 2、阅读教材第二子目《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图片,指出图片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对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有何启示?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史料阅读”,思考:“家殷人足,志高气扬”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和变法运动有何关系? 根据本节所学以上内容总结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并在课本上找出战国时期变法的目的、影响? 5、结合教材P12第一段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 内 容 农业 军事 习俗 管理 行政 认 识 ①特点: ②影响: 【教师点拨】 战国变法运动的本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随着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贵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上层建筑的调整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各国的变法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时2) 【一、课标要求】 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二、课标解读要求】 识记老子、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老子孔子学说的背景;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识记战国时期的儒、阴阳、道、墨、法的代表人物及核心思想,理解“百家”思想的的共同点,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三、重难点】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四、新课导学】 (三)孔子和老子 1、根据教材P12第二、三自然段,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 核心观念 治国思想 教育方面 典籍整理 2、结合教材P12最后一段,归纳老子的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 (1)世界观: (2)辩证法思想: 政治思想 3.问题思考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带着部分学生周游列国,但均遭冷遇,终其一生也未得到重用。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点拨】 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应尊重自然规律,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他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 (四)百家争鸣 (1)结合教材P13总结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主要流派及主张 经济因素 阶级关系 社会风气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庄子 阴阳家 邹衍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以图解史】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