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9109

30.观沧海 课件+教案 (5)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5166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观沧海,课件,教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人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2.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熟练地背诵和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领悟诗词意境,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2 【学情分析】 《观沧海》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精讲的一篇古诗,对学生学习古代诗词,在朗读、背诵、理解和赏析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初一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诗歌了,到目前来说,有了一些基本的学习诗歌的方式方法,但是初一的学生对语文的基本常识掌握的不多,诗歌的积累也还远远不够,也就不可能从比较高的层面上理解诗歌的主旨和内涵。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本诗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诗歌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其它诗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进入诗的意境,再造想象诗歌内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走下历史舞台的大诗人———曹操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老师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希望能有一台时光机,穿越时光,与三国时的英雄秉烛夜谈,共抒豪情壮志,同学们也有这样的愿望吗?***同学,你希望吗?***同学,你希望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一首诗来走进三国时的一位非常有名的英雄———曹操。请看大屏幕: 观沧海 曹操(展示) 活动2【讲授】诵读分析,洞悉诗情 二、作者、作品简介 1、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时魏国的缔造者。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选自《乐府诗集》。乐府:古代采集民歌的音乐机构,采集来的民歌叫做———乐府诗。之前我们也学过一首乐府民歌,记得吗(《木兰诗》)?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我们知道乐府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那今天曹操的《观沧海》也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通过这个可以看出诗歌的哪个特点呢?(雅、俊)也就是诗歌的意境美,因此诗歌,一定要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三、诵读诗歌 (一)轻声读,了解大意 (1)了解诗的大致意思 (2)生字词、字义(展示) (3)翻译诗的意思,等一下找同学回答 (二)配乐朗读,体味情感。 同学们知道怎么读这首诗吗?教节奏,讲解“诗歌节奏可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分,四言诗诗句一般读‘二二’节拍”。下面请两位同学试着当一位播音员,老师这里给你准备了一段配乐。要求“朗诵古代诗歌应该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抑扬的声调,并想象作品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生一:******* 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有哪些优缺点? 下面再请一位同学试试 四、研读诗歌 非常不错,我们说诗言志,诗人往往借助诗表达自己的志向,诗里又会借助不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心胸内的感情。那么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哪些景,抒了什么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这首诗。首先这里有两个问题。 1、纵观全诗,哪个字统领全诗,是本诗的线索?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观”字统领全篇,观的是什么? ———沧海 3、观沧海,就是我们学习诗歌的题目,那么我们接着看第一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这句是交代了什么? ———观的方位,观的地点,观的对象。(给出碣石山图,强调登上了碣石山顶,是远眺的观的方式)(背下来) 4、观的对象是沧海,那么作者描写了什么景物呢?接着看——— (找找诗中描写的景物) 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银河 5、题目是观沧海,哪些景物是作者实实在在看到的呢? (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那日月、银河呢?(虚写)从哪里看出来的?(若) (虚实相生) 6、再看到实写的景物,作者是怎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