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09126

30.望岳 课件+教案 (2)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3947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望岳,课件,教案
    1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2新设计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吟诵 3新设计 4学情分析 教学背景: 学习杜甫诗《望岳》,作为七年级学生要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和“诗史”的特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然后在诵读中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5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难点: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望岳>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山川河流、花草树本都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举不胜举,如果说古代诗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诗就是那最闪亮最璀灿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去聆听诗人心灵搏动的颤音,感受诗人生命之歌的变调。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杜甫早期所写的诗歌《望岳》,观看视频。 活动2【活动】《望岳》 自主学习《望岳》 1、初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2、掌握词义和句意: (1)掌握重点词语释义,如:造化钟阴阳割曾决眦会当凌绝顶 (2结合课下注释,试着自己翻译诗句的意思。 3、自己根据诗句的意思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自己试着朗读。 朗读《望岳》 1、找学生有节奏的朗读诗,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并找出不当之处, 2、师生共同确定诗句的朗读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合作、探究、赏析《望岳》 学生分组讨论:第一大组讨论诗题和作者;第二大组讨论①、②句;第三大组讨论③、④句;第四大组讨论⑤、⑥句;第五大组讨论⑦、⑧句。 汇报: (第一组)生: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学生通过查资料说说杜甫的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史”、“诗圣”之称。本文选自《杜少陵集》。 师补充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此时,诗人正“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游历到山东,被泰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望岳》诗。 (第二组):师: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雄伟壮观) (第三组)师:要弄懂这两句的意思,我们首先得抓住两个字,“钟”和“割”?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的?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第三组)生:先翻译这两句的意思。师:同学们,我们学这两句诗要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诗中“荡”字是什么意思?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第四组)生先想一下这句的大意。师:古代一位智者也曾登上泰山,发出同样的感慨。同学们知道是谁吗?是孔子。他说“登上泰山而小天下。”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还没登上泰山,就说“一览众山小”,诗人这里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想象”。写诗就要展开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生命。当时诗人才二十四岁,正值胸怀远大抱负的时候。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青春年少的你登上泰山会有何感想呢? (师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