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 时空观念 东汉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西魏 东魏 隋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南朝 三国 北齐 北周 西汉 夏朝 商朝 东周 秦朝 西周 春秋 十六国 史前时期 单元时空 单元线索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隋朝 民族迁徙 政治改革 游牧民族内迁 北方人口南迁 与汉族杂居,逐渐交融 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宋 齐 梁 陈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阶段特征 内迁各族人民与汉族人错居杂处,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加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 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大批北方人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科技文化有显著进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思想文化 东晋时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的交往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有商品贸易交往。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思想文化 中外关系 基础梳理 1. 政权更迭 政治特征: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不休,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方以汉族政权为主 三国 国名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蜀 吴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基础梳理 基础梳理 223年,刘备驾崩。刘禅继位,诸葛亮扶助朝政。234年,诸葛亮病逝,蜀汉开始衰落。 魏灭蜀 266年 280年 263年 乐不思蜀 曹丕死后,出身于世族豪门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之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曹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掌控魏国的军政大权 王濬伐吴 开国皇帝:司马炎 都 城:洛阳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西晋建立 统一全国 西晋 基础梳理 请观察《南朝政权一览表》,思考南朝政权都有何共同点? 朝代 称帝前曾任官职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宋 平北将军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齐 骠骑大将军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梁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陈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①武将篡权,建立新朝 ③定都建康,偏安南方 ②时间较短,更迭频繁 南朝: 基础梳理 北朝政权是如何更替的?最后统一北方的是?为何是它? 魏晋南北朝这个帝国的低谷,最终在政治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合力下,选择了以北朝作为历史出口。一个崭新的隋唐大帝国正在走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改革派 汉化 北魏 北朝: 基础梳理 拓展: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战役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肥水之战 时间 结果 影响 相关成语 前207年 200年 208年 383年 项羽败秦军 曹操败袁绍 孙刘打败曹操 东晋打败前秦 歼灭秦军主力 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前秦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 破釜沉舟 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基础梳理 2.江南开发 原因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都有显著发展。 “耕地面积扩大;生产技术改进,育秧移植技术,麦稻兼作;粮食产量提高;农业多种经营。 1、北人南迁向南方输送劳动力及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基础梳理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南宋 南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