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学习诗人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奉献精神。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诗歌的经验,基本上能够自主的很好的完成准确流利的朗读背诵的要求,但是针对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很多学生都需要更系统易操作的方法,需要一个有表达欲望的氛围。尤其农村的学生,更需要激发他们的这种潜在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学习诗人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奉献精神。 4教学过程 4.1 共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故乡,诗歌承载着先人的情感和思想,她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灵土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与追求。那些名字也伴随着诗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今天,我们欣赏两首震撼心灵的诗歌,并记住二位伟大的诗人。 活动2【讲授】教学步骤 一、学习《过零丁洋》 1、作者及写作背景2、朗读: (1)出示朗读要求。(2)学生自读,做好展示准备。(3)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个人、小组班内展示。(每项都要有针对性的评价,包括个人、小组班内展示时老师的评价) 注:学生在这个环节必须做到朗读要求的一二点。 3、品读: 要求:结合注释,从诗的内容、感情等方面欣赏诗歌。然后仿照例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在班级展示。 例:首联叙述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起兵抗元在战斗中度过四年两件事。 (1)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然后小组交流赏析的结果。(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班内展示,学生评价补充,老师评价总结。 4、再读: 带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朗读要求的3、4点。力争在朗读的基础上做到诵读。活动:朗读比赛:学生个人班级内展示朗读。评委团代表简洁评价。评选获胜选手。 注:教师要视学生的状态和比赛氛围适时调控,必要时可进行范读。 5、全班齐读。 二、学习《己亥杂诗》 1、学生借鉴学习《过零丁洋》的方法自主学习这首诗并交流自学结果。2、尝试完成“品读”环节的问题。3、展示朗读,要表达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程度。(参考上面的朗读要求)4、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纽带。今天所学的这两首诗歌更是以高尚的气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希望这些诗歌能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并通过我们的努力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活动3【活动】课堂拓展 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你还知道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2、龚自珍辞官仍然“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个讲奉献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奉献精神的名句? 活动4【测试】课堂检测 1、一分钟激情背诵,注意结合诗意记准书写,准备课堂检测。 2、出示检测题,学生默写,完成后同桌互评。评出课堂之星。 活动5【作业】课下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歌;2、积累体现诗人精神品质的诗句,写出自己的赏析结果。 课件13张PPT。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 歌;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 的感情; 3、学习诗人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奉献精神。过零丁洋文天祥作者及写作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南宋爱国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作品收在《文山先生全集》里。 文天祥于1275年起兵抗元,于四年后(1278年)在在五坡岭被元军俘虏,囚禁在船上。面对敌军首领的种种引诱劝降,始终不为所动。船过零丁洋,他写下了这首诗以明心志。朗 读要求: 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朗读准确,节奏和谐 3、基调明确,语速适中 4、轻重缓急,感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