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1.6《测试塔台模型》 阅卷人 一、填空题 得分 1.(2024六下·温州期末)塔台模型的稳定性测试过程中,我们主要从 、 能力、 能力三块进行。 2.在测试塔台模型时要明确 ,使用合适的工具与测试方法,将测试数据记录在 。 3.测试模型时,要对 、 、 等进行测试。 4. 是设计的具体表现, 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5.(2024六下·兰溪期中)测试塔台的抗风能力需要用到 。 阅卷人 二、判断题 得分 6.(2024六下·西城期中)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公平。( ) 7.(2024六下·宁乡期末)测试和评价塔台只需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四 个方面进行测试。( ) 8.测试塔台抗风能力时,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找一个同学用嘴轻轻吹就可以。 ( ) 9.测试塔台高度可以直接测量其立柱长度。( ) 10.可以用米尺紧贴着塔台的一根立柱测量,测得数据就是塔台的高度 阅卷人 三、单选题 得分 11.(2024六下·钱塘期中)某实验室的方凳(如图)非常容易倒,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凳( )。 A.上大下小 B.上重下轻 C.上轻下重 12.(2024六下·路桥会考)右图,豆豆在沙滩上支了一把伞,发现伞会倒。他可以 ( ) 。 A.在伞面里面做个三角形的支架 B.把伞柄截短一部分 C.在伞柄底部绑上沙袋 13.(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测量塔台模型高度的时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尺太短了,不适合测量 B.在测量前一定要统合适的测量工具 C.读数时要平视 D.小丁测的高度和其他组不一样,马上修改了自己的数据 14.(2024六下·西城期中)下列关于增强塔台模型稳定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增加底部重量 B.增加高度 C.提高底部吸管的强度 15.(2024六下·云龙期末)如图所示,该实验是测试塔台的( ) A.高度 B.顶端承重 C.抗震能力 阅卷人 四、综合题 得分 16.(2024六下·西城期中)在测试阶段,小科制作的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在所有小组中最低并且小科发现塔台抗风能力不好,请你帮他想想办法来改进塔台模型。 。 阅卷人 五、解答题 得分 17.某科学小组对塔台模型进行交流评估的内容如下,请根据他们的描述给他们小组的塔台模型提出改进建议。 “我们小组制作塔台模型时非常注重模型的稳固性,所以我们把塔台模型底部做得比较大,并且塔身从,上到下每一层、每一面都使用了三角形结构,这就使得我们制作出的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比较强,整个测试过程纹丝不动,没有任何坍塌现象。不过我们的塔高没有达到标准,还欠缺一点点,此外材料成本的得分也比较低。” 给他们小组提出的改进建议是 。 阅卷人 六、连线题 得分 18.(2024六下·青县期中)将塔台模型建造中出现的问题连线。 塔台模型制作不够精细,角度不正 有倾斜的问题 塔台模型高度太高 成本过高,浪费材料 塔台模型吸管用量过多 承重能力差 塔台横型测量有误差 对于抗震有影响 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 对于抗风有一定影响 阅卷人 七、简答题 得分 19.通过测试塔台模型能够了解其优缺点,改进塔台模型时有什么注意点?具体应该怎么做? 阅卷人 八、实验探究题 得分 20.高压线塔的秘密。 奇奇出门游玩的时候,偶然看到了高压电线塔(如下图所示),他觉得电线塔非常壮观,不禁产生了疑惑:这么高、这么重的铁架,怎么能屹立不倒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1)观察高压线塔的整体结构,它是上 下 的。 (2)高压线塔的结构中应用了很多的 结构,因为这种形状具有 性。 (3)高压线塔高度高,要想做到坚固不易倒,必须具有很强的 能力和 能力。 (4)奇奇还发现,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