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4课 诵读梳理文章 赏析 优美语段 领悟主旨情感 摘要 壹 贰 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31年留学英国,后又漫游欧洲;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伦敦杂记》,诗论《诗言志辨》,杂文集《论雅俗共赏》 知人论世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样紧张; 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出现。 知人论世 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铮铮铁骨的作家。 抗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患严重胃病,身体瘦弱,体重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两个月后,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时代背景: 白色恐怖指在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对共产党及革命群众进行屠杀。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知识分子逃离现实的小天地)。作者渴望自由与光明,但却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对社会感到惶恐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所以在文章的一开始便有了一句: 1927年的白色恐怖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彷徨、迷茫、孤独、无助、恐惧、愤怒又渴望光明) 1.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内容上)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写的中心内容,(内容上)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情感上) 2.听录音朗诵,简单划分文章层次,并圈画出能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字词正音 煤屑 幽僻 蓊郁 踱着 弥望 袅娜 霎时 颤动 脉脉 酣眠 参差 乍看 媛女 纤腰 沾裳 敛裾 niǎo nuó wěnɡ pì duó shà xiè chàn mí hān chánɡ jū cēn cī mò zhà yuàn xiān 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一、1: 观荷缘由: 二、2—6 :荷塘月色 三、7-10 :联想江南采莲旧俗 ﹙2-3﹚荷塘周边环境 ﹙4﹚月下荷塘 ﹙6﹚荷塘环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