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高二第一学期12月测试 历史试题(2024.12)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 为第1页至第6页,第Il卷为第7页至第8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 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史记·乐书》记载“或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 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之后于宋”。周武王此举() A,意在巩固反商政治联盟 B.体现了宗法分封制原则 C.扩大了周王的统治区域 D.彰显了西周政权合法性 2.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猗顿,原籍鲁国,年轻时“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后迁居山西经 营畜牧业和制盐业,并贩盐至周边地区,最后富比王侯。这表明,当时() A.“工商食官”格局被突破 B.小农经济发展受到冲击 C.民间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D,封建等级制度趋于瓦解 3.如图为战国中期邾国的青铜治铸遗存,包括熔炉、烘范坑、浇铸坑、沙料存储坑、铸后修 整活动面、废弃物堆积场等。它可以作为一手史料实证邾国() A.私营作坊的实况 B.青铜农具的推广 C.金属铸造的技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4.《睡虎地案简·厩苑律》中规定“假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即农民 借用铁质农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自然磨损不能使用的,做一个书面说明,交还原物,不需农 民赔偿。这说明() A.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 B.政府重视耕作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商鞅变法的效果显著 D.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第1页共8页 5.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建议汉武帝“使诸列侯、那守、: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 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董仲舒这一建议的实施() A.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B.意在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C.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提升 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魏晋时期,地方撰写的有关名士和豪强的人物传记,是州郡长宫了解地方社会的重要信息 来源,也是中正评定士人资品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反映了该时期() A.门阀士族把持地方政权 B.历史书写对象的转移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D.国家治理方式的调适 7.隋初,尚书左仆射高颍提议推行“输籍定样”,规定各户应交租调的定额、可合法减免的 条件等。同时官方也采取强制性的大规模的户口检括措施,即“大索貌阅”。这些措施() A.导致了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旨在解决官吏腐败问题 8.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春秋时期子产“俦刑书” 统治者开始用法律治理国家 汉朝制定《九章律》《二年律令》 开始了律令的儒家化 唐高宗颁布《永徽律》并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 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 清朝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新体例 9. 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 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襞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A.商品经济活跃B.礼兑业务发达C.阶层分化严重D.对外联系频繁 10.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 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 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 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 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11.明朝中期,地价逐渐达到高峰,每亩能卖到50两到100两。但到明正德和嘉靖年间,民 众一度以田地为累赘,出现拱手送人而无人肯要的现象。该变化主要缘于() A,土地兼并的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