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作文迁移:如何匹配素材 第一课时:审题立意 一、导入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45-50分) 1.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富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0-44分) 1.符合题意,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0-39分) 1.基本符合题意,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有情感表达。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15-29分) 1.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情真意切,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富有创意。 3.语言优美,富有个性。 4.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二、入类 能“入类”的作文要符合以下条件: 立意(适切、明确、突出)+内容(具体、充实)+结构(详略) 1、是否符合题意(区分一、二类与三类) 2、内容是否具体,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细节描写等表现主题(区分一类与二类) 3、中心是否名确(突出),可直接在议论抒情中点名,也可隐含在叙事描写中(区分一类与二类) 4、详略是否得当(区分一类、二类) 二、入类 能“入类”的作文要符合以下条件: 立意(适切、明确、突出)+内容(具体、充实)+结构(详略) 1、是否符合题意(区分一、二类与三类) 2、内容是否具体,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细节描写等表现主题(区分一类与二类) 3、中心是否名确(突出),可直接在议论抒情中点名,也可隐含在叙事描写中(区分一类与二类) 4、详略是否得当(区分一类、二类) 三、分档 语言(优美)+手法(适切) 1、语言表达明白晓畅,能运用多种描写方法,(43-45) 2、语言功底好,有文采,在谋篇布局或人事物的描述上能运用一定的手法(如:借助线索叙事抒情,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插叙,精彩独到的细节描写等),表达真情实感(45以上) 四、学习审题 词性 需要回答的问题 如何回答 举例 名词/代词 是什么 化大为小 开头结尾明确指出写作对象 《这是我的舞台》 《我埋下了一颗种子》 形容词 为什么 2-3个段落解释清楚 《闪亮的日子》 动词 怎么办 2-3个段落解释清楚 《我创造了新纪录》 语气词 隐含意 背景铺垫 《这里也有乐趣》 深意词 比喻义 明确点明比喻义 《推窗风来》 从作文题目中挖掘以下信息点并审题: 作文题就好比几何证明题,是要用时间的发展走向和结果,加上自己的论述来证明想得出的结论! 课堂练习 1、《我创造了新纪录》 我:写自己的故事。 创造:动词,2~3段阐释这个过程。 新:限定词,一定是最新的事件。 记录:名词,要在文中明确点出是什么。 解:该标题适合学生写成长类作文。 2、《爱,从未改变》 爱:名词,具体指出是什么爱 从未:语气词,要进行铺垫,反转 改变:动词,用2~3段阐释如何(不)改变 解:该标题适合学生写亲情类作文。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推窗风来》 推:动词,2~3段阐释推这个过程(即战胜困难过程) 窗:名词,含有比喻义,要具体指出是什么(困难) 风:名词,含有比喻义,要具体指出是什么(收获) 来:动词,2~3段阐释推这个过程(即收获成功过程) 解:该标题有比喻义,如果只单纯写推开窗,风吹进来则不会得高分。适合学生写成长类作文。 五、学习立意 定义:审题是对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进行分析,明确自己“可以写什么”,求的是“稳”“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