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4795

5 孔乙己 教案

日期:2025-02-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65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孔乙己,教案
  • cover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小说的文体常识;反复朗读,了解小说内容,把握小说主题。 2.在理解小说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 3.了解人世百态;感受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品味劳动人民的淳厚朴实,认识趋炎附势的丑恶行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 【重点难点】 1.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揭示的主题。 2.品析小说中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3.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教学指导】 1.继续讲解小说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着重讲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及细节描写),进而使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 2.介绍相关文化、文学常识(如四位作者的生平、成就概况)。 3.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4.引导学生对那些极有表现力、感染力的语句进行赏析,感受语言的魅力。 5.通过整体讲解,引导学生走进作者描述的世界,深入体会感悟,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6.引导学生对小说展开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7.赏析本单元小说的语言特色,倡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动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反映生活、刻画人物。 【课时安排】 《孔乙己》………………………………………………………………………………2课时 《变色龙》………………………………………………………………………………2课时 《溜 索》………………………………………………………………………………1课时 《蒲柳人家》(节选)…………………………………………………………………1课时 5 孔乙己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文章的创作背景。 2.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抓住孔乙己的人物特征,感知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能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5.学习欣赏小说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的揭露和批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体会作品以笑写悲刻画主人公的方法,理解作者对主人公、对国民寄予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深层领会小说的艺术手法及小说的思想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自己曾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也称赞《孔乙己》写得好。《孔乙己》这篇小说还被译成外文,传到国外。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精心塑造了这个形象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作者简介】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鲁迅的相关资料。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勾画出生字词,结合课下注解及工具书查清字词。 (2)理清本文的三要素,并用一句话感知全文的基本内容。 2.分小组讨论,相互答疑。 3.老师总结反馈,明确结论。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阔绰(chuò) 舀(yǎo) 羼水(chàn) 绽(zhàn) 拭(shì) 蘸(zhàn) 打折腿(shé) (2)联系文本,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阔绰:阔气。 间或:偶然,有时候。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君子固穷: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固,安守。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解。 颓唐:精神萎靡。 (3)速读全文,理清本文的三要素。 明确:人物:孔乙己 环境: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情节:①开端、发展(第4~8段);②高潮(第9~12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