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10539

2016春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课件:《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冯延巳)(共6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4928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学课件,66张,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2016,选读
  • cover
课件66张PPT。导入新课历史的书笺翻到南唐,这里是词萌芽、成熟而发展的重要阶段。?“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扛起了词作的大旗,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和艺术情趣,以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位词人,了解南唐词独特的伤感情调。??“鹊踏枝”,词牌名,即“蝶恋花”,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冯延巳学习目标1.理解本词中的层深法。?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深入理解主任公内心愁苦寂寞的情感。课前检查读音 辎重 裨将 蒯通 拊循 漂母 盗跖 怃然 弄巧成拙 万马齐喑 喑哑 谙熟 挣揣 曲肱而枕 解释: 从长计议 七手八脚 春意阑珊 桀骜不驯 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中唐以后逐渐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而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温庭筠的《菩萨蛮》 冯延巳的《 鹊踏枝》 走近作者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先主李昇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后来李璟为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任掌书记。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就任命冯延巳为翰林学士承旨。后登上宰相宝座。第二年,陈党、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亡数万人,损失惨重。李璟大怒,准备将陈党、冯延鲁军法处死。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到了保大十年,他再次荣登相位。罢相两年后,即公元960年,冯延巳因病去世。花间词派:晚唐五代时流行的词派。创始人是晚唐著名词人温庭筠,主要成员是五代西蜀的一批词人,如韦庄、牛希济、欧阳炯等。他们的作品多描写女人和男女相思离别,内容狭窄,情调缠绵,词藻华丽。后蜀赵承祚把温庭筠等18位作家的词编成《花间集》,花间派由此得名。读课文,研讨问题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怀? 2赏析“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的手法 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怀? 高贵 美丽 悠闲 自在愉悦的情怀 赏析“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的手法 比喻 象征作品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女主人公的感情深藏不露,但可以从“懒”、“迟”的动作中窥探出,又可从她“双双金鹧鸪”的衣饰图案中反衬出———原来她是一个孤独寂寞的女子。而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此词正是通过描写一个女子晨起梳妆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精美,表现了她慵散无聊的心绪、自矜自怜的情怀。赏析“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的手法。 明确: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合作探究《菩萨蛮》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表面所写不过一女子晨起梳洗之过程、姿容服饰之美丽、娇慵孤独之心境。联系作者经历,你认为此词是否有所托寓。 名家评论 清人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离骚》善用香草美人比君子。 怀才不遇之感 也有人以温氏“有才无行”的人品为依据,主张此词不过侈陈服饰、描摹美人图而已。 不管人们怎么评价,此词还是对后世颇有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