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7479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1-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375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新航路,航路,开辟,后的,食物
  • cover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重点:物种交流的主要表现; 难点:农作物交流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学案导学】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背景 项目 欧洲 亚洲 新航路开辟 玉米 ①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②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 ①明朝时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 ②18世纪末,经过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辣椒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传入中国 【思维拓展】 物种外传 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16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福克斯(Leonhard Fuchs)的植物志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幅印刷出版的玉米植株全图。耐寒的玉米的推广渐渐消解了欧洲传统的冬季休耕制度。玉米粒和玉米秸秆大大取代了牧草成为饲料。但过度依赖玉米引发了佩拉格拉病,到20世纪初才消失。玉米在欧洲慢慢发展为仅次于麦类(麦子)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支撑起近代以来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助于欧洲领先世界约三个世纪。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概况 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作物种类 小麦: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 水稻:由西班牙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仅次于小麦。 畜牧业 禽畜:欧洲移民把鸡,牛,驴等禽畜传入了美洲,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积极: 1.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3.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消极:1.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物种的交流实际是伴随新航路的殖民掠夺中进行的。 【巩固练习】 1.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指出:“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大陆的相遇,肯定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个巨系统之间的交汇,而其中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玉米、南瓜、番茄、马铃薯、番薯、花生等美洲作物输入旧世界。”关于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的外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16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B.明朝万历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农场种植 C.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D.辣椒于16世纪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 2.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A.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B.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人口定居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3.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人种重新分布,物种频繁交流等。下面原本属于美洲特产的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