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916

23.捕蛇者说 课件+教案 (2)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997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捕蛇,课件,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了解本文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知识。 情感目标:体味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情分析 本班50名学生,大部分语文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厚。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言知识的应用和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面对现在社会增强幸福感 4教法 提问,讨论,分析,归纳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教学 同学们,“蛇”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请同学来谈一谈...... 想到了蛇,同学们就联想到了“凶狠、残忍”这些词语,就感到恐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宗元又是怎样说说捕蛇人的事的。 活动2【讲授】写作背景、文体介绍 柳宗元因王叔文关系,被贬为永州作司马。在永州近十年,写了不少文章。我们过去曾读过的《小石潭记》就是当时写的《永州八记》之一。今天学的《捕蛇者说》一文也是那一时期所写的。   柳宗元受到排挤,贬居永州,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困苦的生活经历和黑暗的社会现状,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使他对人民的疾苦有所同情。 “说”是一种文体,主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是通过记事来说理,即通过对“捕蛇者”蒋氏的遭遇的述说说明“赋敛之毒”这个中心。 活动3【活动】检查预习  老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2、检查预习题中字音、字义两项内容。 学生活动,自读一遍课文,二人小组互读。 活动4【活动】阅读课文 请几位学生读课文,每位读一段。学生活动 (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每句的大意。) 活动5【讲授】学习课文 疏通文意(1、2段)。 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第一段每一句大意。 教师活动 纠正学生翻译中出现的错误。 提问:永州之蛇异在何处?“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 明确:异在外形(黑质而白章)、毒性(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医疗效用(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三个方面。 “争”的原因是:为了免受苛征重税之苦(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学生活动 疏通文意。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第二段每一句大意。 教师活动 提问:能够享受“以蛇抵赋税”好处的有几人?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 明确:只有蒋氏一家。付出的代价是:祖父、父亲死于捕蛇,蒋氏自己也几次差点送命。 活动6【活动】朗读课文,整体感受 活动7【活动】总结 活动8【活动】作业  活动9【活动】课后反思:  今天我学会了_____ 还有不会的_____ 课件31张PPT。捕 蛇 者 说[唐] 柳宗元 变色蛇:剧毒。 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 神秘而令人恐惧的喜玛拉雅白头蛇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人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考 考 你柳宗元 , 字__,世称___, _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_____”之一。与韩愈同为唐代__运动的倡导者。子厚柳河东唐唐宋八大家古文. 《捕蛇者说》写于作者在被贬永州时, 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课文通过捕蛇者 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敛而甘愿冒 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 唐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深刻 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 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 的深切同情。 写作背景 在永州近十年,写了不少文章。其作品有传记文《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山水游记《永州八记》等。我们过去曾读过的《小石潭记》就是当时写的《永州八记》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