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2341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我与地坛》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1-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52578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我与地坛
  • cover
(课件网) 生命是一场盛大的相遇。苏轼于人生低谷之时,遇到了赤壁的江月,寻觅到变与不变的哲思,姚鼐于彷徨失意之际,遇到了泰山的大雪,明烛天南也烛照了前方的路,郁达夫于迷茫彳亍之中,遇到了故都的秋日,接纳生命的衰败,也懂得春天仍然会生机盎然。他们都在痛苦的生命之中遇见自然山水,找到精神的栖息地。 生命的意义,从来都由自己赋子 命运把我推倒悬崖我就在这里坐下 唱支歌给你听。 一史铁生《我与地坛》 壹 贰 叁 肆 梳理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句子,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进而扩展其他类似人物的例子。 感受母亲的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热爱的感情,培养学生对亲情、生命重视的意识。 史铁生:在轮椅生涯里勇攀文学高峰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2010年12月31日突发脑出血逝世于北京。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借助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写作着的心魂。” 1951年,生于北京。 13岁,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8岁,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20岁,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21岁,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23岁,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30岁,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47岁,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59岁。 作家经历 “我曾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看见他一把摸向电源,全院电灯瞬间熄灭,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恐惧和绝望。” ———妹妹史岚的回忆 他曾三次自杀未遂。 人物评价 周国平:他是中国最有灵魂的作家。 韩少功: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 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 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 莫言: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 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铁凝:这是一个少用“伟大”一词的时代,可是史铁 生完全当得起“伟大”这个词。 板块一: 寻找地坛,感悟生命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作“方泽坛”,是明清皇帝祭地之坛,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一九四九年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而荒芜。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也就是作者残疾后的第15年。作者在“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作者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新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走进地坛 节日PPT模板 http:///jieri/ 1、《我与地坛》是一个表示关系的标题,在作者看来,“我”和地坛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或者说我为什么要去地坛?(文中找相关语句、关键词)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缘分” “宿命” “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地坛———我的精神家园 我与/地坛 Me and the Earth Altar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