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4059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1—20 的认识》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日期:2025-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91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人教,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
  • cover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1—20 的认识》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11-20 的认识》是 2024 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主题的内容。本单元是在 1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 11-20的认识,包括 10 的再认识,11-20 的认识,简单加、减法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内容。本单元主要凸显事物数量多了以后,为了计数的方便,采用新的单位来计数。10 个事物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体现 10 个“一”聚合为 1 个“十”来计数的优越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两个计数单位“一(个)”和“十”,认识两个数位“个位”和“十位”。在数数与写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自然数概念蕴含的十进制、位值制思想。本单元的基本学习任务是熟练地读、写 11-20 各数,能说出 11-20 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熟悉数的顺序,能熟练计算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十几加几(不进位)及相应的减法(不退 位),能通过数数、画图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 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一、学生前测分析 为了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在教学《11-20 的认识》前,从数的意义与顺序,符号意识,数的运算多个维度设计前测问卷,并依据对前测问卷的深入分析,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第一题:数的意义———数一数,铅笔的数量还可以怎么表示?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 【前测目标】了解学生对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的认识,评估学生的数感。 答题情况 正确 错误 人数 48 人 2 人 占比 96% 4%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前测分析】能正确数出铅笔数量的学生有 48 人,占 96%。通过观察学生数的过程,我们发现一个一个点数的学生是最多的;也有一部分学生用两个两个点数的方法;其中有一些学生发现笔盒里的笔一共有十支看成一个整体,只用数笔盒外的 5 支就能快速的数出结果,用这类数法的学生已经有了“建群”的思想,数感属于这一阶段学生的较高水平。错误的 2 名学生都是在数数时,没有用手指点着数,而是用眼睛追随着去数,导致漏数或多数。 第二题:数的顺序———填空 【前测目标】了解学生对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认知程度,评估学生的数感。 题号 第①题 第②题 答题情况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人数 49 1 45 5 占比 98% 2% 90% 10% 【前测分析】第①题正确率为 98%,学生已有之前学习 1-10 各数的认识的基础,根据学习经验进行了正迁移,能很快找到 20 以内数,并能一一对应的将数正确地写在尺子图上(数轴的渗透),初步形成数感。 第②题正确率为 90%,学生基本都可以借助尺子(数轴)观察到 19 更接近 20。有 4个学生不理解题目意思,直接写 19;还有 1 名学生认为 19 更接近 10。 第三题:数的运算———算一算,填上正确的答案。 10+4= 11+4= 13+5= 14-10= 15-4= 18-5= 【前测目标】从学生对运算过程的反馈中评估他们是否能利用相同计数单位累加或递减来完成运算,评估学生是否有将数的认识与运算联系起来的意识。 【前测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掌握了 2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的正确率较高。观察全对的学生的答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种情况:①很多学 生是通过口算计算出结果的:②有一些学生是通过记住大数往后数小数的方法数出结果; ③还有少数学生通过数手指数出结果。计算做错的学生计算方法不熟练,其中错得做多的三题分别是“13+5”、“15-4”、“18-5”,不难看出学生对减法的计算是不熟练的。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11-20 各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有着较高的学习起点。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接触过这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基于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方面学习经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