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西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东晋形势图(382 年) ? 新课导入 魏 吴 蜀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人苻(fú)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兵力: 成语: 结果: 影响: 383年 淝水 前秦 VS 东晋 87万 VS 8万 东晋以少胜多 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东山再起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東 风声鹤唳 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想一想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探究:阅读课本P93页相关材料,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 前秦失败原因 因素 内因 外因 领军人物 军队素质 前秦 苻坚 骄傲自大 害怕畏惧 战术失误 东晋 谢安 足智多谋 指挥得当 前秦87万拼凑军 军心不齐 东晋8万精兵 团结一致 启示: 士兵的数量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要有正确的战术,得民心者得天下。 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这种状态在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鲜卑族 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热衷于发动战争。他们强迫其他各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楚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化 汉族 农耕为主 定居 中央集权 先进 鲜卑族 游牧为主 逐水草而居 松散的部落制 落后 北魏社会文化落后 北魏统一后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 平城,今山西大同,位置偏北,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下骚扰,常年发生自然灾害,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加之北方均为少数民族贵族居多,保守势力强大,不迁都不改革将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发展。 494年,迁都洛阳 改革措施 说汉 语 穿汉 服 改汉 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独孤 刘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联 汉姻 比一比:阅读课本P95及材料,看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2.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阅读教材P95及以下材料,思考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 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族拓拔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 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少,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 背景 三 北朝政权更替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周 北齐 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三 北朝政权更替 (1)生产方面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犁地图》 少数民族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由畜牧业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 汉族牧牛图 汉族捕猎图 汉族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2)生活方面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汉人乐队穿裤褶服 汉人胡食 胡汉合舞已成为风气 汉族学习和接受北方各族的食物、服装、用具 穿汉服的孝文帝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3)政治方面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 治者,与汉族士人合 作,沿袭中原地区原 有的统治方式,实行 君主专制制度。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4)文化方面 北魏书法 北朝乐府《木兰诗》 北魏《帝后礼佛图》 敦煌飞天乐舞壁画 少数民族与汉族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