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4923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41785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历史,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 20 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 的发展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势力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进行有效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单元导言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368年 16世纪中期 1616年 1636年 1644年 1662年 1684年 1727年 乾隆时期 1840年 1405— 1433年 1689年 1685、168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明朝建立元朝灭亡 废丞相 设内阁 设军机处 郑和下西洋 禁海令 广州十三行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明清时期设置河道总督,负责全国水道的治理,对黄河的治理尤为重视,采用加固堤防等各种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患。明清时期为什么特别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兴修水利对于农业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新课导入 清朝《黄河筑堤图》(局部) CONTENTS 新课标新教材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了解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基本状况;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 2.了解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和基本状况。 3.认识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 CONTENTS 教学目标 四.“禁海令”的颁布 PART 01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新课标新教材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明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 ● 背景:①元末人民饱受战乱之苦。②出身贫寒的明太祖,对百姓的困苦和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 ● 农业措施: ①他下令允许民众开垦各地荒闲的田地;②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 ③明朝还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税收措施: ④明朝对全国土地进行核查,编制土地文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作用:这一措施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清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 ②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③在兴修水利方面,清政府对黄河、淮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堤坝、渠堰、海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关史事 明太祖鉴于不少地方有土地兼并、隐匿现象,下令在全国丈量土地,编制土地清册。因册中画有每块土地的方圆四至,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图册”。 鱼鳞图 ①清朝延续这一做法,多次加以修订。 (核查土地,编制土地文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的做法)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明清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 ● 措施: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经济)作物,农产品商品化 ①明朝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清朝继续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同时,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