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1分钟) 安塞腰鼓介绍(1分钟) 安塞腰鼓号称“天下第一鼓”。 发源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作者介绍(1分钟) 刘成章,陕西省延安市人。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 背景介绍(1分钟) 本文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安塞腰鼓”对从小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刘成章影响相当大,当他远离家乡后,脑际里常回闪着“安塞腰鼓”那气吞山河的恢宏气势,耳畔回旋的是“安塞腰鼓”爆发的鼓点。20世纪80年代,刘成章面对祖国在改革开放中体现出的蒸蒸日上的情况,心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决定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理解。于是,他用洒脱的文笔、淋漓的激情挥洒出了《安塞腰鼓》这篇激扬生命的浪漫散文。 预习检查(1分钟) 给下列红色字标注读音。 恬静 晦暗 羁绊 冗杂 蓦然 烧灼 亢奋 辐射 淋漓 束缚 闭塞 戛然而止 tián huì jī rǒng mò zhuó kàng fú lín lí fù sè jiá 预习检查(1分钟) 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极度兴奋。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恬静】 【冗杂】 【惊心动魄】 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突然,猛然。 安静。 繁杂。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声音突然中止。 第3课 安塞腰鼓* 2025年部编版初二语文 学习目标(1分钟) 第一课时 1.感受文章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厘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层次,通过朗读再次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节奏变化。 3.理解反复的手法的作用,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自学指导及检测一(1分钟) 1.看视频,直观感受安塞腰鼓气壮山河的场面美,用贴切的词语概括所观所感。 2.听读课文。 (1)标注难读易错字音。 (2)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3.跳读课文,勾画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明确写作顺序,划分文章层次,分组朗读,读出节奏和感情。 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 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 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 1.看视频,直观感受安塞腰鼓气壮山河的场面美,用贴切的词语概括所观所感。 安塞腰鼓有热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声,有深厚的土壤。 3.跳读课文,勾画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明确写作顺序,划分文章层次,分组朗读,读出节奏和感情。 安塞腰鼓 表演前( ):( )的腰鼓 表演中( ):( )的腰鼓 表演后( ):( )的腰鼓 安静 激昂 寂静 1-4 5-27 28-30 自学指导及检测二(1分钟) 认真思考:“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出现的作用。 好一个安塞腰鼓!(13段) 好一个安塞腰鼓!(17段)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22段)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24段) 内容上:这是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突出了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美,也使作者的赞美之情不断深化。 结构上:使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自学指导及检测三(1分钟)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_____,你看(听)_____”的句式叙述(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