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35331

古诗词诵读《无衣》导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1-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121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选择性必修上册导学案 古诗词诵读《无衣》 【学习目标】 一、了解《诗经》的文化常识及写作背景。 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三、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赏析其表达效果。 四、体会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和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链接】 一、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二、写作背景 春秋时期,秦国的统辖地域位于今天的陕西和甘肃东部,厚地高天涵养出质朴厚重的民风,这里的人民,热情勇敢又刚毅团结。当时犬戎进犯,逼近周王朝的都城镐京,占领了大面积的领土。 秦国与镐京距离很近,唇齿相依,所以,秦王派军队对抗犬戎之师。这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战争的胜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众的生死。所以,秦人怀着对敌人的愤恨、对家国的热爱,唱出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战歌。 三、文体知识 诗经六义 (一)基本内容 风:即国风,是各地民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如《国风·周南·关雎》《国风·秦风·蒹葭》《诗经·卫风·氓》。 雅:即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分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多为公卿贵族所做,共105篇。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如《小雅·采薇》《小雅·鹿鸣》《大雅·江汉》。 颂:即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灵,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如《周颂·我将》《周颂·有客》《商颂·玄鸟》等。 (二)表现手法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是直接铺陈叙述。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魏风·硕鼠》,以硕鼠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秦风 《秦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秦地民歌。 古秦国在西犬丘(今甘肃天水南部)。东周初,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开始列为诸侯,改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自此逐渐强大起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秦诗产生的时代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死于前622年)的一百五六十年间。 《国风·秦风》共有10首诗:车邻、驷驖sìtiě、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 【自主预习】 一、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情感。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xié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chánɡ。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二、理解诗意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战袍跟你共享。 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跟你共同对付敌人。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贴身穿的衣服跟你共享。 周王出兵打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