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13642

长春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现代诗歌二首》(2份打包)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41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长春,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现代诗歌二首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现代诗歌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穆旦、郑敏两位诗人,以及“九叶诗派”的相关文学常识。 2.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一、导入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 义倾向的诗歌流派。这个诗派的诗人,接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采用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画了经过战争大动乱之后的社会现象。这一诗派就是九叶诗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作者介绍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 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袁花。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他身上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作品呈现出诗人对人类生存状况、民族前途命运思考的痛苦。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韧的风格,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突破。《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创作于1942年2月。 三、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2.自由朗读,熟悉诗歌。 3.全班齐读。 四、诗歌赏析 1.解题: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氛围? 明确:寒冷、寂寥 2.年仅23岁的诗人穆旦,风华正茂,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寒冷、压抑、死寂的背景写诗? 联系写作背景:1941年,中国处于抗战最激烈的阶段,中国土地大片被日本占有,此时的中国正是灾难最深重的年代。21教育网 3.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写出这种氛围的?这些事物是什么样的? 明确:寒冷的腊月的夜、枯干的田野、大麦和谷子、古老的路、憩息的牲口、冻结的小河、闪着的灯光。厚重的、多纹的脸。21·cn·jy·com 4.腊月已经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了,为什么作者还要再加上寒冷这个词? 明确:冷到极致,死气沉沉之感,萧瑟荒凉,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正处在最黑暗的日子里。 5.诗歌中的意象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无止境的苍凉与衰败。 6.在这苍凉与衰败之中,你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枯干的田野、大麦和谷子、冻结的小河? 明确:大麦和谷子是收获的象征,牲口憩息了但是也有醒来的时候,小河冻结了但是也有解冻的时候,田野里还闪着一盏灯光,这是作者眼中的希望。 7.文中的“他”指的是谁? 明确:这个“他”不仅仅是指村庄里某一个老人,也象征着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在艰难的生存着,艰辛的劳作者。21cnjy.com 8.怎样理解“他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的打鼾”? 明确:他长大了依旧还是会和他的父辈们一样打辛苦劳作,变成一幅厚重的、多纹的脸,这是生命的悲剧性的轮回。 9.怎样理解“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 明确:对中华名族生命轮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是第二节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思考与追问。 10.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所有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只剩下灰烬的遗留,这灰烬中会埋藏着什么呢? 明确:希望的火种。 小结:穆旦,一个早慧而且早熟的诗人,在20 世纪40年代以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抒写了深沉雄浑的生命之歌。他的诗,“给人一种难得的丰富和丰富到痛苦的印象,甚至还有一些挣扎的痛苦印记,他有一份不平衡的心,一份思想者的坚韧的风格,在别人懦弱得不敢正视的地方,他却有足够的勇敢去突破”。 11.齐读结课。 五、作业 熟读、背诵并默写诗歌。 板书设计: 苍凉与衰败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穆旦 寒冷的腊月的夜 枯干的田野 大麦和谷子 古老的路 憩息的牲口 冻结的小河 闪着的灯光 厚重的、多纹的脸。 21世纪教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