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39617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之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622850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名著,统编,百味,PPT,35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与经典有约 大话西游 ———《西游记》导读课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西游记》的情节概要及重要情节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西游记》传达的精神和蕴含的世态人性; 下列哪项称号不是孙悟空( ) A.二郎真君 B.齐天大圣 C.孙行者 D.斗战胜佛 A “西游”蛛丝马迹 “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谁给美猴王取的( ) A.唐僧 B.菩提祖师 C.观音菩萨 D.如来佛祖 B 互动题 以下匹配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B.《红楼梦》———曹雪芹———明初 C.《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D.《水浒传》———施耐庵———元初 A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人。 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尤喜民间文学。科举、仕途皆不得意,晚年回到故乡隐居,《西游记》大约在此时完成,其他著作大多散佚名。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 一、作者简介 二、作品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方取经历经八十一难的主线,写了很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西游记》全书 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一百 第一部分 第一回到第七回 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等故事,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追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 第八回到第十二回 介绍唐僧,交代中心事件一一取经的缘由。 第三部分 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 是全书的主体,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①称号变化: (出生时)→ (悟空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群猴称之 为“美猴王”)→ (学艺时菩提 祖师所取)→ (天界所封官职) → (大闹天宫前自封,天庭被 迫承认)→ (唐僧所取) → (佛祖册封) 三、主要人物形象 石猴 美猴王 齐天大圣 孙行者 斗战胜佛 孙悟空 孙悟空 弼马温 ②武器: ③技能: ④人物生平: 不畏艰辛困苦的 如意金箍棒 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 仙石孕育而生,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在炼丹炉内炼就火眼金睛,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音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被释迦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那种 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⑤典型情节: ⑥人物评价: 大闹天宫 桀骜不驯 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 三打白骨精 勇敢机智 真假美猴王 智取红孩儿 三借芭蕉扇 车迟国斗法 爱憎分明 疾恶如仇 英勇无畏 忠诚不贰 好胜心强 下列四人按照唐僧的收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 B.白龙马、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C.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 D.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白龙马 C 下列关于唐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僧原为佛祖座下的金蝉子。 B.唐僧在取经路上最先收服的是孙悟空。 C.唐僧一心向佛,严守戒律。 D.唐僧心地善良,但有时爱搬弄是非,好吃懒做。 D ①称号变化: ②法器: ③宝物: 江流 →玄奘 →唐僧 →三藏 →旃檀功德佛 九环锡杖 锦襕袈裟 唐僧 ④人物生平:俗名姓陈,小名 ,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出家后法号 ,号三藏,被唐太宗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江流儿 玄奘 赐姓为唐 好羡慕西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