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周口店有一处中国首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遗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 大禹竭尽全力治水 2. 1992 年,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国江西的稻作起源问题。美方专家于1996 年、1998 年两次发表研究报告,证实长江中游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摇篮。该研究可印证我国( )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早期国家的形成 C. 贫富分化的出现 D. 社会阶级的产生 3. 周武王打败了商朝的纣王,成功建立了周朝。分封制是西周最具特色和影响的政治制度,其“□□□□,□□□□”的政治理念对西周的统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内容是 ( ) A. 血缘唯一,论功行赏 B.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C. 同姓同源,别无其他 D. 重视北方,立足河南 4. 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适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 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文字 B. 良渚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 C. 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D. 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 5. 下面是某本历史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可知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 ) A. 西周社会 B. 春秋争霸 C. 三家分晋 D. 秦灭六国 齐鲁长勺之战…………… 秦晋韩原之战…………… 秦晋崤之战……………… 勾践灭吴………………… 6.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被中原各诸侯国视为“夷狄”。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已与齐、燕、赵、魏、韩等传统的中原诸侯国并称“战国七雄”,被视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这一转变表明( ) A.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已建立 B. 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已形成 C. 华夏认同观念渐趋强化 D. 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已形成 7. 老子有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国家与烹煎小鱼的手法是一样的,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这反映了老子( ) A. 以德治民的思想 B. 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 C. 休养生息的思想 D. 反对社会变革和兼并战争 8. 这部中医理论著作问世于战国时期,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这部著作是( )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齐民要术》 D. 《春秋》 9. 秦汉时期,郡守每年秋冬要向中央政府汇报一年的治理状况,县也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 国土疆域狭小 B. 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统一 C.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 郡县各项事务都受制于中央 10. 我国古代有很多咏史怀古诗对秦朝的暴政进行了抨击。下面这首诗批判了秦朝统治者( ) 杞梁①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②,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注释】①杞梁:孟姜女的丈夫。②一叫长城万仞摧:指孟姜女哭长 城的典故。 A. 穷兵黩武 B. 赋税沉重 C. 滥用民力 D. 法律严苛 11. “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材料说明“推恩令”的实施( ) A. 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B. 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C. 解除了封国的威胁 D. 强化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 12.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画 面。这一画面反映的是( ) A. 蒙恬北击匈奴 B. 丝绸之路贸易 C. 甘英出使大秦 D. 西域都护府设置 13. 某同学在进行“两汉时期的中外交往”专题学习时做了一份研究报告,以下是研究报告的目录。其中,为“打破隔阂”作出直接贡献的历史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