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烽火岁月 第4课 (岭南版)五年级 下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知识拓展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自古以来,为保卫我们美丽的家园和民族的繁荣富国人民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展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与乐观坚韧的意志。 艰苦岁月(雕塑)现代 潘鹤 02 新知讲解 《艰苦岁月》创作于1956年,是潘鹤受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委托,为建军30周年美术展而创作的作品,该作品原型是琼崖红军在海南岛母瑞山的艰苦斗争岁月,1932年7月琼崖纵队遭到重创,被围困在母瑞山上,队伍仅剩下25人 。在此期间,时任琼崖苏维埃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的王业熹常吹笛子鼓舞士气,让战士们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作品通过老战士吹笛子,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艰苦岁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三角形的构图中体积起伏波澜、手法自由,艺术形象生动自然,成为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之作。 欣赏·感受(一)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一) 艰苦岁月(雕塑)现代 潘鹤 破旧军装 吹笛子的老战士 意志坚定 消瘦却筋骨强健 一老一少的三角构图 天真幼稚的面容 02 新知讲解 三角构图法在绘画中运用广泛且巧妙,无论是描绘人物、风景还是静物,皆可通过构建三角形布局,有效整合画面元素。在各种绘图风格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三角构图,绘画者可将多样元素融合于一体,赋予作品和谐统一的视觉魅力与内在秩序,使观众在欣赏时能迅速捕捉重点并感受画面的精妙平衡。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同学们欣赏完上述潘鹤先生的《烽火岁月》,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与大家一起分享。 欣赏·感受(一) 烽火少年(油画)1977 林宏基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一) 雕塑中的人物表情凝重,神情恍惚,传达出深深的无助与绝望。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也引发了对人性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通过这幅画,我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它能够唤起人们对革命历史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他并没有死去》中运用独特的黑白关系构图,表现了一个战士虽倒下了,但仍然紧握着手中的步枪,刺刀上悬挂的革命书籍给黑夜带来了光明。 他并没有死去(油画)1941 黄新波 02 新知讲解 黑白关系构图法,是视觉艺术领域的经典“魔法”。黑与白,绝非简单颜色,摄影中黑化为阴影藏起细节,白化作高光点亮画面。二者反差衬托,凸显主体;巧用其形状、大小与位置布局,像无形丝线牵引视线,助创作者精准表意,解锁无限创意。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身体倒下,但仍是战斗姿态 一黑一白构成黑白构图法 身后的光明意味革命总将胜利 消瘦的手中紧握枪柄 他并没有死去(油画)1941 黄新波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从敌后运来的胜利品(版画)1944 夏风 枯败的树木 一黑一白构成黑白构图法 装满的包裹 大量的马匹与包裹象征着八路军的胜利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淮海大战(油画·局部)1976 陈其 赵光涛 陈坚 魏楚予 以汽车为载体体现出战争的残酷 英勇无畏的神态 通过远近对比增加画面张力 通过粉末与灰尘增加画面真实感 02 新知讲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画作背景关联革命关键节点。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建起根据地。可党内不乏悲观者,质疑“红旗能打多久”,毛泽东撰文答疑、指明方向,成画作创作的思想根基,借此展现革命光明前景。 小贴士 吴国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3 艺术欣赏 看一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幅画运用了多元且精妙的艺术手法。构图层面,采用全景式布局,层次分明,拉开空间纵深,凸显革命的宏大格局与燎原态势。 色彩运用极具巧思,鲜明对比冷暖色调,以热烈的红色象征革命火种、热血激情,冷 ... ...